携老扶幼热心肠
时间:2005-07-26 A+   A- 举报

  郑锦华,76岁,退休干部,家住长龙苑。在她的组织下,小区的老年人坚持晨练、和睦相处。

  最近5年,郑锦华资助了一个贫困生,使这个学生过上了与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社区活动的热心人
  悠扬的音乐在早晨清新的空气中缓缓流淌,随着音乐节奏,长龙苑的老人们轻快地跳着健身舞。
  “多亏了黄涛、郑锦华夫妇啊,我们老年人才能天天集中在一起开心地锻炼。”7月22日早晨,在长龙苑小花园,一位晨练的老人这样告诉记者。
  郑锦华夫妇是2003年8月份搬进长龙苑的。搬入新居后,两人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夫妻俩原先居住在市政府大院时,每天清晨都会和左邻右舍一起晨练,而这里,晨练的人很少。怎么回事?通过了解,郑锦华获悉,场地是有的,但没有音响,也没有人组织,有些老年人想锻炼,但没有氛围。
  郑锦华和老伴一商量,干脆就做个带头人吧。说干就干,夫妻俩找到物业管理部门,落实了音响用的电源设施等。没有经费,发动大家集资,并把明细支出贴在墙壁上。资金不够,夫妇俩自己掏钱买来了录音机和磁带。没有老师,他们就到老年大学去请。就这样,组织早锻炼的准备工作就绪了。
  刚开始时,老人们都很有兴趣,但时间长了,有些老人“偷懒”不锻炼了。郑锦华上门去了解情况,讲述锻炼的好处,鼓励他们坚持下去。明珠新村37号楼的施建英75岁了,身体棒棒的,她高兴地说:“郑锦华不仅组织我们早锻炼,还时常鼓励我们,要我们坚持下去。我早先身体不太好,现在,通过锻炼,身体可好了。”
  曹允钰很喜欢锻炼,以前他一个人晨练,总感觉孤单,自从郑锦华夫妇组织以后,锻炼的人多了,氛围好了。他告诉记者,他锻炼也更有劲头了。
贫困学生的好奶奶
  提起郑锦华,现正在汇龙中学读高二的朱咏玲满怀感激。“好得郑奶奶,我才能读上初中,又读上了高中,过上与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家住农村的朱咏玲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了婚。她与残疾的妈妈一起生活,家境十分贫寒。
  5年前,通过市教育局慈博会,郑锦华了解到了朱咏玲的情况。郑锦华召集全家人,宣布了自己要资助朱咏玲的想法。在家人的支持下,郑锦华向当时在向阳中学读初一的朱咏玲伸出了援助之手。学费、书费、日常生活用品,郑锦华全包了。
  两年前,朱咏玲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汇龙中学。进入汇龙中学高中部学习后,郑锦华对朱咏玲更关心了。她对朱咏玲说:“就把郑奶奶的家当作你自己的家。”每次学校放假,朱咏玲总是先来到郑奶奶的家,吃饭、洗澡、换衣服,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以为朱咏玲是郑锦华的亲孙女。
  平常,郑锦华还经常教育朱咏玲好好读书。朱咏玲说,她会牢牢记住郑奶奶的话,刻苦学习,让自己成为有用之人,回报郑奶奶给予她的爱。
                                  陈红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