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教导员”郭建峰
时间:2005-06-03 A+   A- 举报

人物概貌  郭建峰,45岁,东海镇影剧院经理。20年来,郭建峰义务为驻启部队官兵放电影2000多场次。平日,他还常常与战士谈心交流,被部队官兵们誉为“编外教导员”。今年5月,郭建峰被评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和“江苏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

免费放电影 送部队精神食粮


  “现在部队里能看得到电影吗?”“看不到。”“那我来为你们放,免费。”这是20年前郭建峰与驻启某部队指导员沈信平的一段对话。也就从那时起,郭建峰走进了当地营房,开始为官兵义务放电影。


  一场电影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郭建峰根据每个时期部队思想教育的重点选择相应的影片。去年8月,部队进行海训,郭建峰就带上有关部队训练方面的影片,如《军涛海浪》、《冲出亚马逊》、《炮兵少校》、《士兵的荣誉》等来到军营。今年4月,上级要求部队组织官兵观看影片《张思德》,开展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活动。可启东一时没有这个片子,郭建峰就赶到南通电影院去租。由于这段时间各地都在组织观看此片,片子每天的租金高达2000元。片子租回来后,郭建峰周密安排,白天,他组织学校的学生观看,晚上就给部队官兵义务放映。


  20年来,郭建峰已义务为驻启部队、人武部放映2000多场次。


主动来谈心 做战士思想工作


  湖南籍战士小黄期盼着年终能评个“优秀士兵”,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高兴。可“优秀士兵”的名额才几个,小黄榜上无名。受到打击,气头上,小黄将自己的饭碗摔碎了。正巧郭建峰在军营,知道小黄闹情绪后,连忙赶过去,与小黄交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倾心交谈,小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第二年,他更加努力,表现更为出色,终于评上了“优秀士兵”。


  1998年8月,江西的小陈痛苦不堪。家乡江西九江发洪水,老母亲不幸被大水吞没。“送走”母亲回到部队,小陈整日闷闷不乐,连班里的队列训练也无精打采。郭建峰知道后,来到小陈身边安慰他、鼓励他,还拿出200元钱让生活贫困的小陈寄回家。那段时间一有空,郭建峰就来到军营陪小陈聊天,小陈终于渐渐地走出了阴影,重新振作精神。现在小陈虽已退伍多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郭建峰在他最痛苦的时候给他的帮助。每年春节,小陈都要打电话、寄贺卡给郭建峰,向老郭表示节日的祝贺。


送子去参军 励青年保家卫国


  “大家都不当兵,谁来保家卫国。”郭建峰一次次赶到通州跟自己的侄儿郭荣磊谈心。侄儿郭荣磊从上初中起就有个想法,长大后学门技术,一个月赚它几千元。初中刚毕业,郭荣磊就到扬州学厨艺,后在通州宾馆工作,月收入两千多元。1999年10月,征兵工作刚开始,郭建峰就打电话给远在上海工作的大哥郭建生。谁知郭建生不主张自己的儿子去参军,说:“现在当兵没多大意思,还是想办法赚点钱才是真的。”在电话中,郭建峰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说服了大哥。


  之后,郭建峰又多次赶到通州,做侄儿的思想工作。为让侄儿感受部队火热的军营生活,侄儿回家的当天,郭建峰便邀请他一起到驻启某部放电影。回家的路上,郭建峰又做起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终于,侄儿想通了,在郭建峰的带领下来到东海镇征兵办公室报了名。


  2003年7月,儿子郭磊考大学,在郭建峰的鼓励下,郭磊报考了军队院校。现在郭磊已是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去年所学的功课门门优秀,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受到了嘉奖。


  郭建峰送侄子、儿子参军,感染了周边的群众。“报名参军,保家卫国”成了当地许多年轻人的共同追求。
                                  陈泳升
    新华网江苏频道启东6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