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在沟通中消除
时间:2011-06-09 A+   A- 举报

前日,一市民向本报热线反映120服务“不到位”。针对市民的质疑,记者迅速与医院取得联系,院方对此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调查核实,并向当事人做出合理的解释,表示将进一步改进服务,更好地发挥120为民服务的作用。

质疑,在沟通中消除

6月7日,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灵峰路的南通恒龙齿条有限公司的黄先生打来热线电话,反映120急救电话“不作为”。

黄先生说,6月5日23时40分,恒龙公司一员工在操作铣床时,左臂不小心撞在铣齿上,划出了一条很深很长的口子,鲜血直流,情况危急。见此情景,工友于23时45分左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同时向公司老板汇报了情况。120接警员当时答复,急救车过来需要一段时间,直接把伤员送过来应该更快。由于正值深夜,路上几无出租汽车。在此情况下,工友于23时55分第二次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一开始,120接警员还是让他们自己过去。在工友再三说明没有车的情况下,120才答应过来。而就在此后没多久,公司老板赶到,马上把受伤员工送往市人民医院抢救。由于工人手臂已伤及筋络,值班医生提出立即送往南通大医院抢救。黄先生说,由于抢救及时,工友的手臂保住了。不过,他们对当晚120急救电话接警员的那种态度甚为不满:“我们感受不到一丁点救死扶伤的关爱!”

记者就黄先生反映的情况向市人民医院作了核实。市人民医院就此马上作了调查。根据接警记录,6月5日23时47分,120接警员确实接到来自市区灵峰路南通恒龙齿条有限公司的一个急救电话。该院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根据报警人对伤者伤情的描述,接警员考虑到120夜间出车因寻找等原因可能耽误时间,建议对方最好坐自备车直接过来,以缩短就诊时间。”23时52分,报警人再次报警,救护车于23时55分出发。零点零3分,随车护士打电话给120,称厂门口无人接应。接警员立即回拨报警电话,报警人称伤者已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

对于市人民医院的答复,黄先生表示理解。他说,因为后来送患者去医院了,所以没有看到120急救车,确实存有误会。但他同时希望120接警员能切身理解患者的急切心情,接电话时能急人所急,口气语调热情点,更人性化点:“性命攸关,有时来不得半点的耽误啊!”

市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市民反映的情况表示理解和支持,他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求医护人员更好地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值班记者  范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