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除了一些先天的生理因素外,还有以下两大原因:
一、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娇纵型的教养方式、支配型的教养方式、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冲突型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视、听、嗅、味、触、重力感、摩擦等,外界感觉器官接收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到大脑,经过大脑的功能区整理、总结、组织后作出正确的反应。大脑同时接收很多信息时,功能区必须协调、整合、统一才能做出多种正确的反应。这就叫感觉统合。否则就会出现障碍和紊乱,行为上出现一系列症候群,即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多表现为多动不安,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妨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孩子的学习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但在上小学前常常被忽视。常常等到出现学习困难后才咨询。实际上,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应注意,最好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够得到矫治。 (音 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