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许:老师,我是一个15岁的男生,我很恨我的一个老师,虽然他现在不教我们了,但我还是很恨他。我想要报复他,不然我心里的火总是无法平息。
音孜:与人交往,产生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因此你的想法绝对不是理智可行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时信息表达和接收的时候会不对称,一方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是对方理解到的那样,所以会有误解,会有矛盾,经常的、正确的沟通会缓解和消除这种误解。我真心希望你和老师之间是一种误解,若你能尝试主动和老师沟通,诚心和老师交换意见,也许能解开你心里的结。
我曾是学生,也曾为教师,曾怨恨过老师,也曾体会过当老师的不易。和每个学生一样,老师只是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躯,有各种情绪,有各种状态,只是因为这个职业的神圣,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老师是不会犯错的圣人,一旦老师犯错,学生和家长都会觉得不可原谅:“老师怎么可以犯错呢?”是啊,老师怎么可以犯错呢?话又说回来,老师为什么不可以犯错呢?小许,当我们长大成人,如果成为一名老师,我们谁能保证我们一定不会犯错,一定不会伤害学生敏感的心灵?
小许,如果可以,请尝试原谅你的老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我们用太严厉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我们自己会很辛苦;若是刻意报复,会在伤害了他人的同时,更会伤害了自己。前些时间,一个和你同龄的孩子把这种情绪付诸了行动,换来了社会的一片哗然,为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前车之辙,切莫重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