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经常在公园北路(中央河桥-东汇线)夜间行走、行车的市民明显感受到,原本昏暗的路面变得明亮通透,出行安全感大幅提升。为切实解决该路段路灯照明不足问题,整治夜间交通安全隐患,保障市民夜间出行安全,市住建局主动作为、精准施策,通过系统性改造全面优化道路照明条件,目前该路段129盏旧路灯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夜间照明效果实现质的飞跃。
据了解,该路段原有129盏路灯均采用150瓦疝气光源,受光源功率先天限制及使用年限增长影响,照明强度持续衰减,光线昏暗问题日益突出,已无法满足夜间道路照明的基本需求。为从根本上破解这一难题,市住建局果断启动光源升级工程,将所有路灯光源全部更换为150瓦LED光源。相较于传统光源,LED光源具有照明覆盖范围更广、光线穿透力更强、能耗更低、使用寿命更长等优势,更换后路段夜间路面亮度显著提升。
除光源衰减,该路段东侧行道树部分枝叶与路灯位置重叠,遮挡灯光照射路径,导致路面出现多处局部照明盲区,成为另一个交通安全“拦路虎”。市住建局经过实地勘察和科学规划,对该路段东侧受遮挡的64套路灯挑臂进行加长改造,将挑臂长度延伸至2.5米,确保灯光能够避开树枝遮挡,均匀覆盖路面。此外,针对十字路口等交通流量大、照明需求高的区域,额外加装15套三火中杆灯,进一步提升关键节点的照明亮度,保障车辆和行人通行安全。
为长效保障照明效果,防止行道树再次遮挡灯光,市住建局同步开展行道树修剪工作,对公园北路东侧约40棵影响照明的行道树进行适度修剪,既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又消除了照明遮挡隐患。在此基础上,住建局还建立并完善“路灯维护+树木养护”联动机制,明确养护责任和工作流程,定期开展路灯设施检查和树木生长监测,及时处理照明故障和枝叶遮挡问题,从制度上保障路段夜间行车视野清晰,最大限度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风险。
(本报记者 王天威 通讯员 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