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帆奋“竞”决胜收官
时间:2025-11-06 A+   A- 举报

本报首席记者 钱爱仁

深秋时节,沿江海工船舶企业生产形势喜人:启东中远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在码头进行模块吊装集成、中集太平洋12500方LNG加注船加紧建造、润邦海洋码头上平台供应船N1053正在系统调试……今年前三季度,海工园(寅阳镇)完成规模工业应税销售238.8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62.3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服务业规上重点行业营业收入3.95亿元,增长7.26%。

海工园(寅阳镇)党(工)委书记任锴胜表示,将瞄准全年目标任务,持续发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科技人才双管齐下,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构建“高端海工装备+特种船舶修造+清洁能源装备”三位一体产业集群,奋力夺取“十四五”圆满收官。

项目提速

加快强链补链延链

10月23日上午,宏华总装效率提升改造项目现场,600吨龙门吊正在调试。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亿元,在原有总装场地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添置滚轮架、龙门吊等设备。“园区服务专班在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了保姆式服务。”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设备已安装好,投入运行后将大幅提升海工装备建造效率和产能。

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活用“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政策工具,加快推进项目实施速度,对在建项目“专班化”服务推进,排出时间节点,按月度进行督查,并强化过程管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堵点”“痛点”,上门服务,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此外,精心组织寅阳籍在外成功人士座谈会,赴上海拜访头部船舶设备企业,拓展高端制造招商新渠道;深入沿江企业一线,与企业采购总监开展专题研讨,推动产业链供需精准匹配,在手在谈重点项目12个,新签约并注册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下阶段,海工园(寅阳镇)将发挥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效能,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狠抓项目签约落地。

产业升级

覆盖浅海至超深海

10月22日上午,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车间内,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工人们加紧制造22000方A型LPG液货舱。华滋能源以新能源装备为抓手,以船舶修理、低碳改装为发展新动力,在手订单已排期至2028年,今年以来50艘外贸船完成修理开航。

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进一步加大腾笼换凤、整合优化和集约开发,目前主要有三大重点板块:以启东中远海运等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以振华海工等为代表的海洋特种装备船舶制造;以泰胜蓝岛等为代表的能源及重型装备制造,实现了从浅海至超深海产品的全面覆盖。

“经过多年发展,沿江船企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量质并举。”海工园管委会副主任、寅阳镇副镇长徐向军介绍,下阶段,将构筑韧性更强的产业链,深度融入长三角船舶产业协同体系,重点承接高端船舶配套、海洋工程装备总装等关键环节,持续壮大龙头企业引领力。

科创赋能

激活协同创新活力

这两天,位于海工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的江苏集智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即将装修施工,作为启东第一家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发企业,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及相关检测业务,目前,已承接振华海工部分船舶设计业务。

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加强与高校、重点企业对接,落实“一企一策”,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多措并举提升企业创新驱动力,对海工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资源进行专业化整合。今年已累计认定12个普通科创项目,4个高成长性科创项目,9家企业完成高企申报。

今年6月,海工园(寅阳镇)组织启东中远海运、振华海工、华滋能源、象屿海装等企业走进武汉理工大学,并与武汉理工大学船海能动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高端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与科创企业孵化、科研项目合作。下阶段,海工园(寅阳镇)将坚持科技人才双管齐下,打造活力更足的科创平台,为园区创新注入高端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