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天舒 张春柳 高思远
寒意渐起,干劲更足。全年收官进入不足七十天的冲刺阶段,全市上下锚定目标、凝聚共识,各区镇以“时不我待” 的紧迫感和钉钉子精神,迅速掀起“绷紧弦、拉满弓、全力冲”的攻坚热潮,以项目建设强根基、招商引资添动能、营商环境优服务,奋力夺取全年发展“满堂红”。
筑牢经济发展“硬支撑”
10月20日,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华藻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轰鸣作响,高空吊车加紧作业,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坚守岗位有序忙碌着,处处涌动着赶工冲刺的热潮。目前,该项目施工进度达90%,预计12月完成土建建设。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启东经济开发区秉持“深入一线、现场攻坚、马上就办”的服务理念,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保障项目按序时推进,统筹协调土建、设备安装、试生产等环节,推动项目快建成、快投产、快达效。下阶段,园区将紧盯在建项目施工节点,协助施工方倒排工期、抢抓进度,不断拓宽项目落地投产“快车道”。
近日,位于海工园(寅阳镇)的埃森能源装备启东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已正式完成签约注册与项目备案。园区经发线工作人员主动靠前,多次上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详细了解业务开展情况,精准对接项目遇到的困难,为后续顺利开工筑牢基础。
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持续优化项目服务模式,构建“专班化”项目服务推进体系。围绕年度建设目标,园区通过定期召开项目例会、倒排工期节点、实行挂图作战,加速推动项目从招引落地、开工建设到转化达产的全链条突破;同时聚焦企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以“上门服务”替代“被动等待”,精准解决企业需求,为重大项目高质量推进保驾护航。
10月22日,汇龙镇瑞振精密制造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从项目启动到厂房封顶仅用时4个月,整体进度超序时计划。”项目施工负责人竖起大拇指点赞。自项目签约落地起,汇龙镇便组建专属项目团队,为项目量身定制审批“时间表”与“路线图”,“一站式”协调破解难题、“全周期”跟进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汇龙镇始终锚定“项目为王”核心理念,从签约洽谈的精准对接,到落地开工的要素保障,再到竣工投产的后续支持,持之以恒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镇已成功推动6个亿元级项目顺利开工,计划总投资达8亿元。接下来,汇龙镇将实时跟踪项目进度,第一时间破解建设堵点,全力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
10月15日至17日,在第十二届FPSO&FLNG&FSRU大会暨全球海工链展览会上,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展示了其独特的产业优势与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场国际展会的成功推介,正是园区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园区紧紧围绕“一主两新三特”产业定位,创新推出“细分领域、精准突破”的招商策略。园区投促局的12名精兵强将被科学划分为四大招商小组,形成一支既有专业深度又有协同广度的招商“特种部队”。
精准的招商策略结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园区成功招引5亿元和3000万美元项目15个,外资到账3317万美元,为打造长三角地区重大产业转移升级重要载体奠定坚实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园区瞄准海工装备产业精准发力,将油气模块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招商团队频频出击,足迹遍布长三角、山东、广东等沿海制造业集聚区。截至目前,已有3个油气模块制造项目成功落地,为园区擘画千亿临港产业带注入新动能。
9点到园区交流在手在谈项目,10点带客商现场考察,14点与来访客商座谈,15点赶往泉州与企业洽谈事宜……翻开高新区(近海镇)招商人员的工作日程,紧凑高效的节奏,折射出他们日复一日的奋斗常态。今年以来,园区采取实地考察、跟踪落实,扎实推进等方式,积极引进一批产业链配套关键企业。在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下,成套撬块及专业化设备项目、LNG船用化学注入撬项目、电力电站设备项目、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基地项目等优质项目加速落地,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重大项目接续落地的同时,园区聚焦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等重点产业方向持续发力,招商团队主动出击、精准对接,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聚区。精准招商推动产业高效集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与高新区结下深厚情谊,实现共赢发展。今年1~9月,园区共引进3000万美元项目4个、亿元项目15个、5亿元项目8个,实际到账外资600万美元。
连日来,东海镇招商专班密集赴上海、深圳、苏州、泰州、重庆、石家庄等重点城市开展精准招商,主动登门对接行业龙头、隐形冠军及高新技术企业超20家。目前在手意向项目5个,项目涉及面粉深加工、环保设备voc处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
今年以来,东海镇围绕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和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吕四港团组招商体系,依托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聚焦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港口物流与贸易、临港现代服务等关键产业方向,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着力引进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绿色集约的优质项目。目前,已有4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此外,东海镇持续拓宽招商网络,加强与商会、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拓宽项目信息来源;创新推出“我为东海发展献一计”活动,发动全镇力量挖掘资源,截至目前28条有效信息都已得到及时响应、科学评估与高效跟进,全力推动在谈项目加速落地、落地项目尽早投产,力争实现招商引资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织密企业发展“保障网”
10月中旬,新落户南阳镇的江苏阳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用地正式上网挂牌,按照既定流程将于一个月后完成摘地。为助力企业抢抓实效,南阳镇全程主动对接、精准服务,仅用一周时间协助其完成土地挂牌所需的全部材料,高效打通项目落地的首道“关卡”。
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约25亩,目前正在办理开工前相关手续,预计明年年初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高精密液压铸件2500吨、塑料制品400万件、钣金制品2300吨,预计每新增应税销售额1.3亿元,年缴税收约1000万元。
南阳镇副镇长王欢欢表示,该镇始终坚持“项目落地即服务启动”理念,组建项目服务专班,从前期手续办理到建设要素保障,落实“全流程跟踪、全环节对接”机制,切实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保障项目如期推进、顺利投产。
土地是产业发展的支撑要素,是项目落地的首要前提。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项目落户,合作镇以提升土地利用效益为核心,采取“地毯式摸排—多元化盘活—产业化发展”全链条模式,打出闲置低效用地盘活“组合拳”。合作镇通过实施“敲门行动”,逐家厂房实地走访、摸底排查,梳理出全镇存量土地约51亩、闲置厂房约138亩。秉持“一地一策”原则,对闲置地块精准分类处置:对茂财源鞋业、春胜针织、琳之达棉麻纺织等老旧低效企业地块,通过租赁重组、增容技改等多种方式推进“腾笼换鸟”;对海悦金属制品、华磊机电等空置厂房,积极牵线搭桥,联系客商前来考察磋商,让闲置厂房重新焕发生机。合作镇将始终保持韧劲、拼劲、闯劲,从“存量”中找“增量”,变“低效”为“高效”,以“地等项目”助推产业发展,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空间支撑。
近日,在生命健康产业园原尤西路存量厂房中,运输车辆来回穿梭,一台台设备被搬运进来。这是一家从事炭黑材料及相关设备生产制造的企业,企业负责人经过多轮考察,最终被园区贴心的服务打动,选择在这里投资落户。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园区向其提供过渡性厂房,确保新厂房建设和企业生产同步进行。
生命健康产业园在招商引资方面持续发力,聚焦新材料、新医药两大重点领域,打造特色突出、层次分明的产业集群。同时在“点对点”对接过程中,凸显原料药制剂、锂电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项目门类,通过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多途径提质增效。为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园区从企业需求出发,建立“一企一群”,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当好项目服务“跑腿员”,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保障,以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助力园区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