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塞尔默启东基地落地记
时间:2025-10-22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李天舒

金秋十月,启东经济开发区内,康塞尔默西洋乐器及零配件项目开工奠基仪式的掌声犹在耳畔。鲜少有人知晓,这个让全球管弦乐行业瞩目的项目,是行业龙头在美国之外的第一个“家”。

从最初的一条招商线索到如今的破土动工,背后是跨越三年、历经无数次线上线下对接的攻坚故事。正如市委书记杨中坚在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上所言:“从各项审批办理的‘政企合力’到马不停蹄的‘开工建设’,成就了一段关于信任、专业和坚持的佳话。”

时间追溯到2022年4月。当时,启东经济开发区苏州招商分局工作人员偶然捕捉到一条线索:浙江嘉善的嘉华乐器有扩产需求。招商团队立刻上门对接,一聊才知道,嘉华一直是美国康塞尔默的 “幕后代工”,可嘉善基地的产能早就满了,正忙着帮康塞尔默找新的代工点。“康塞尔默可是全球老大,就没想过自己在国内建个厂?”招商团队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一下子打开了新局面。要是能成,不仅能为启东带来经济收益,还能让启东补上“高端西洋乐器制造”这块文化产业的短板。这个念头,成了项目的“破局关键”。

当启东园区把“邀请康塞尔默自建基地”的想法抛过去时,对方很快就动了心。要知道,康塞尔默虽在天津有销售点,却从没把生产线移出美国本土——这是个“破冰”的好信号。为了不让机会溜走,双方的沟通时间被“掰”到了每晚八九点。隔着12小时时差,招商团队的电脑屏幕,成了连接启东与康塞尔默的桥梁。屏幕里,他们一遍遍地介绍启东优越的地理位置、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屏幕外,早就把环评怎么过、土地怎么落实这些“拦路虎”提前捋顺,就怕对方留下一点顾虑。

2023年,经过多次线上接触的康塞尔默计划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2月10日,公司派出的顾问团率先抵达,他们不仅考察了启东经济开发区,还走访了杭州、天津等多个城市,项目选址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带着他们实地看园区、讲政策,更主动提及启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这让企业觉得启东不只是看重‘生产’,更看重‘文化价值’。”启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宋飞驰记得,那段时间,园区招商团队全程陪同,从地块规划到基础设施,每一个细节都耐心解答,让顾问团对启东的印象不断加分。同年10月11日,时任康塞尔默全球总裁STEPHEN EDWARD ZAPF(斯蒂芬·爱德华·扎夫)亲自带队来启,而此次考察,也让企业对启东的认可再进一步。

项目推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启东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自项目线索上报,市委书记杨中坚每次听取工作汇报时,都会重点询问项目进展,反复强调“这个项目不只是经济增长点,更能提升启东文化产业能级,必须用最优服务推进。”

2024年6月19日,杨中坚亲自率队远赴美国,与康塞尔默深入磋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跨越重洋的握手,让双方的信任达到新高度。一个月后的7月10日,康塞尔默团队回访启东,在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毅的见证下,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项目落地驶入“快车道”。

协议签完,服务并未止步。康塞尔默是外资企业,对国内工程流程不熟悉,开发区主动帮其发公告,筛选优质工程公司;涉及土地挂牌、规划审批等事项,园区提前梳理流程,协助高效办结。企业遇到的大小问题,启东都以“立即响应、迅速解决”回应。最让宋飞驰难忘的是环评审批的攻坚:今年1月,项目因生产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遭遇排放指标难题,审批受阻。“企业急,我们更急。”园区立刻组建专班,主要领导带队往返南通相关部门沟通,反复说明项目价值,最终在今年7月 9日环评公示通过。康塞尔默悬着的心落了地,项目开工也有了坚实基础。

如今,启东与康塞尔默的合作迈入崭新阶段。项目预计明年4月完成主体结构、10月正式投产。届时,萨克斯、单簧管等专业乐器将从这里走向世界,让“启东制造”在长三角文化产业版图中亮出一张亮眼的“音乐名片”。这段跨越山海的缘分,既为启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奏响了文化产业升级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