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起拼劲书答卷
时间:2025-09-11 A+   A- 举报

◇本报评论员

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部署了五个方面重点工作,激励全市上下向海图强,力拔头筹,奋力书写“十四五”收官战过硬答卷。唯有厚积薄发,运笔沉稳有力,下笔干净利落,才能把答卷答出彩、得高分。我们要以那份豁出去的拼劲,用心解答好改革和发展的“考卷”,才能在收官冲刺中筑牢根基,在开局谋划中锚定方向,更好争得优势、抢得主动、赢得未来。

拼出过硬答卷,要让稳健增长成为最足底气。我们的信心和底气来自于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扩容有活力的企业。要全力招引新质生产力项目、精准招引优质外资项目、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提升重大项目专班化推进、全周期服务成效,推动项目加快“追新逐质”。做强“赛事经济”“演出经济”“票根经济”,推动消费持续“升温火爆”。通过壮大企业方阵、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信息交流与供需对接、实现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等,推动企业更加“枝繁叶茂”。

拼出过硬答卷,要让产创融合成为最强动力。项目之进固根基,产业之新育动能。要持续在泛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卡位布局,锻强“生物医药就到启东、海工船舶就来启东”产业地标,跑赢新兴产业“优势一公里”。加快未来产业布局、瞄准细分赛道、发展配套服务、构建投入增长机制,抢占未来变革“制胜一公里”。强化长三角高校研究机构启东集聚区的链接和牵引作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畅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拼出过硬答卷,要让江强海兴成为最优路径。扛牢跨江融合首位担当,勇当向海图强龙头板块,不仅要融入上海交通网络,在互联互通中解锁“通勤新速度”,更要加快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推动接轨上海从“相融”走向“深融”。锚定“三千一百”目标,深入实施吕四港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向海图强从“争先”走向“领先”。在综合实力、产出效益上做加法,在管理层级、闲置空间上做减法,推动园区平台从“有界”走向“无界”。

拼出过硬答卷,要让城乡蝶变成为最美图景。城市更新是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城市更宜居,群众的生活更幸福美好。要实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建设城市共享空间,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将“最海洋”融入城市更新。壮大重点农业产业,做强乡村流量经济,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将“新活力”注入乡村振兴。一体推进系统保护、柔性修复,综合施策治水,精准管控治气,靶向攻坚治土,将“高颜值”嵌入生态肌底。

拼出过硬答卷,要让富裕安康成为最大福祉。民生无小事,实干暖民心。要坚持民生跟着“民声”走,用“民生温度”标注“幸福高度”。聚焦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关键领域,把民生优享的实事办得更好。持续彰显城市文明、赓续江海文脉、丰富文化供给、打造文化标识,把文明城市的招牌擦得更亮。着力构建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争创平安中国示范县,把多元共治的合力聚得更强,把平安启东的底板筑得更牢,

精彩华章,在时不我待的奋斗中铺展;过硬答卷,要靠只争朝夕的拼抢来书写。全市上下要咬紧每一项指标,抓住每一次机会,抓实每一个环节,勇挑大梁、真抓实干,敢为善为、迎难而上,以跨江向海新作为奔赴“下一个千亿”,让“日出江海、梦启东方”的城市形象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