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港口”成“经济出口”
时间:2025-08-20 A+   A- 举报

本报讯 近日,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2025上半年度数据出炉。1~6月,集装箱码头累计作业船舶236艘次,吞吐量10.8万标箱,同比增长35%;通用码头出口了我国目前“最长、最重”的风电叶片,累计作业船舶91艘次,完成件杂货吞吐量249.5万计费吨,同比增长99.52%。

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是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前不久,吕四作业区新增3个10万吨级泊位港口岸线获批。据悉,吕四作业区开港以来,已有7个10万吨级泊位、8个5万吨级泊位、2个7万吨级泊位和1座8万吨级舾装码头获得港口岸线批复,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为沿海临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140万标箱,由南通港口集团与上港集团、江苏省港口集团合资运营。今年4月,“洋山港—吕四港”通关一体化“联动接卸”模式全面落地,沪通两地业务合作示范港建设迈出新步伐,为打造“沪通快航”品牌注入新动力。6月,吕四港站至合肥北站铁水联运班列首发成功,进一步扩大了吕四港区的辐射范围和区域连接能力,上半年完成铁水联运97列。

通用码头共有两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作为码头运营方,南通港通洋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与知名船公司、风电头部企业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创新监管模式、简化通关手续、实施“船边直取”“抵港直装”等创新手段,缩短货物在港停留时间,有效节约物流成本,奋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件杂货运输枢纽港”。

作为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开篇之作”,吕四起步港区自开港以来,即开启繁忙状态。目前,港区航线通达六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下阶段,码头将谋划项目全链条突破,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网络,进一步推动货物经通洋港口转运出海成为客户最优选择,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标杆、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本报记者 潘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