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天舒 茅晨华 高思远
时至8月,大干三季度进入关键期。在时序更替的律动中,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全市各地徐徐铺展。
如何紧盯发展靶心,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如何激活招商引擎,精准发力引来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如何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连日来,全市上下实字托底、干字为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抓建设、引项目、优服务,奋力把宏伟“施工图”转化为亮眼“成绩单”。
“快马加鞭”夯实发展底盘
8月13日,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华藻项目建设现场,搅拌机轰鸣不息,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顶着烈日坚守在岗位,处处涌动着赶工冲刺的热潮。
该项目由华藻(江苏)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投资5亿元,专注生产海藻酸钠、岩藻多糖等海洋生物产品及新型药用辅料,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5000吨食品添加剂及3000吨药用辅料,年应税销售突破3亿元。
项目高效推进的背后,是启东经济开发区“全生命周期”的坚实服务保障。园区创新建立全流程、立体化项目服务体系,抽调招商、经发、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建服务专班,实施“定人定岗定责”跟踪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掌握项目动态。同时,统筹协调土建、设备安装、试生产等各个环节,完善电、水、蒸汽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快建成、快投产、快达效。下半年,园区拟申报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0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个。
连日来,汇龙镇城北工业园内热潮涌动、干劲冲天。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瑞振精密制造项目建设正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进行内部装修作业。“从今年4月开工到7月底厂房封顶,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这样的‘汇龙速度’,离不开镇党委政府无微不至的全周期服务。”项目负责人的话语里洋溢着由衷的认可与赞许。
今年以来,汇龙镇锚定项目建设“黄金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紧盯项目落地签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流程,凝心聚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下半年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力争全年突破10个。目前镇项目服务专班正主动靠前、全程跟进,全力为装配式砼结构件生产项目、高端代步工具零配件生产项目扫清开工障碍,加速办理项目备案、规划设计等前期手续,确保项目早日开工、快速建设、如期投产,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南阳镇恒威智能清洁设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热浪滚滚、机器轰鸣,工人们顶着酷暑、挥洒汗水,紧张有序进行场地平整和周边设施建设。
该项目由恒业智能驱动(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规划用地25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商用智能洗地机1万台套,新增应税销售2亿元。“项目推进十分顺利,预计9月份厂房竣工交付,明年1月份投产。”项目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该项目自今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进度不断加快,这背后正是南阳镇“任务清单化、进度节点化、责任具体化”专班推进机制的硬核支撑。专班扎根项目一线,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紧扣项目审批、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通过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强化过程管控,全力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靶向发力”集聚发展势能
连日来,吕四港镇招商团队格外忙碌,上半年精心对接、重点培育的优质项目正密集迎来“收获期”:锂电工具控制器与锂电园林工具项目经多轮深入洽谈和高频次双向互访考察,已进入协议签订关键节点;某企业与浙江上市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电动工具核心配件项目,将填补本地产业链关键空白。
今年以来,吕四港镇招商团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一方面奔赴重点产业聚集区,实地拜访企业、摸排项目线索;另一方面邀请41批次意向企业来吕考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全方位展示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与产业优势,累计掌握有效在手在谈项目信息28条。凭着精准对接的韧劲,上半年该镇签约制造业项目12个、服务业项目2个,含10亿元以上项目1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个,实际到账外资1000万美元,“质态优先”成为招商工作的鲜明底色。
8月10日,在惠萍镇招商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梳理招商线索,对在手在谈项目进行一一研判。三季度以来,该镇充分发挥企业联动作用,激发“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磁场效应。江苏振赋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苏南上游配套企业引荐至东晟智造产业园,助力产业链完善延伸;8月上旬,“江苏南方杯”斯诺克公开赛现场,主办方江苏南方科技设惠萍镇招商推介展板,借赛事影响力传递投资环境、产业优势等信息。赛事之余,企业主动促成赞助商与招商团队对接,政企双向奔赴彰显良好营商氛围。
惠萍镇持续抓招商,以“有求必应”精准服务,打造“企业有得、社会有感”的优质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惠萍镇已签约注册项目4个,含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在手在谈项目10余个。
近日,启隆镇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专业招商小队,由班子成员带队奔赴招商一线,通过 “走出去”主动对接、“请进来”精准洽谈,全力打响团组招商攻坚战。聚焦重点产业方向,制定精准对接招商策略,围绕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锚定上海、南京、苏州等重点区域,开展密集拜访,足迹遍布长三角核心城市及重点产业聚集区,成功对接产业项目信息12个,涵盖灵长类动物养殖医用科技研发、阻燃材料制造、工业气体模块等多元领域。
同时,该镇紧抓北沿江高铁建设机遇,聚焦文旅、休闲农业、医疗康养等特色产业,招引了一批优质项目。为保障项目推进,镇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国土、经发、建设等部门联动协作,靠前提供从规划编制、审批协调到现场施工的“保姆式”全流程服务,确保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推动项目早建成、早运营、早见效。
“暖心护航”优化发展生态
近日,为切实解决江海澜湾旅游度假区市场主体“小散弱”、抗风险能力不足等发展痛点,度假区管委会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精心组织辖区内企业召开两场专题座谈会。会上,管委会与企业家们坦诚交流、共商良策,深入剖析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挑战,积极协调因信息壁垒、产品协同不足等引发的经营主体间矛盾,着力探索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会后,管委会迅速响应,建立问题跟踪解决机制,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精准施策。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流动摊贩规范管理、宣传策划与引流推广等多个维度提供定向帮扶与资源赋能,全力打通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在江海澜湾安心经营、稳健发展、根深叶茂。
连日来,东海镇副镇长陈天华和班子成员分别走访南通广凌金属附件有限公司、南通上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企业经营状况,详细了解企业实际诉求。这是东海镇服务企业小组日常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
今年以来,东海镇重点对接企业发展需求,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建立“一企一策”企业需求清单。“以前企业有困难都是自己想办法,现在遇到难题,政府第一时间来解决。”企业负责人感慨间满是对政府部门服务的赞许。此外,针对企业提出的市场需求,东海镇开展“北上南下”行动,化身企业营销员,与企业共同想办法、拓市场,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订单、增业绩。
焊花飞溅、机声隆隆。在北新镇,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项目的快速落地、加速推进并非偶然。今年以来,北新镇着力构建“有呼必应”的招商引资服务新生态,全面推行常态化、高效能工作机制。创新实施“1+1”服务模式,每周更新在手在谈项目信息表、每周召开项目招引例会,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项目难题精准高效化解,以全流程的“北新速度”和“北新温度”,打造让投资者安心、舒心、放心的营商环境高地。此外,在项目加速推进的同时,加快布局重大基础配套建设,用“好配套”吸引更多“好项目”,以需引供、以供促产。
当前北新正聚力抢抓启东西站建设、北沿江高铁等重大战略机遇,全速推进民主工业园开发,做实平台、筑强载体,奋力实现“签约一批、落地一批、达产一批”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