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樱子
盛夏七月,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西甜瓜创新团队的科技人员顶着烈日走进启东市嘉禾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他们的目标明确:为即将进入丰收期的黄瓜和甜瓜新品种把脉问诊。这一幕,正是江苏省(启东)瓜类科技小院日常运转的生动缩影。这座由扬州大学、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嘉禾力共建的“科技小院”,已成为连接实验室与农田的神经中枢。
在嘉禾力南阳镇基地,两座水培智能温室如同镶嵌在田野上的“科技方舟”,翠绿的瓜秧沿着营养液管道蓬勃生长,不见传统土壤的踪影。两套从国外引进的无土栽培设备昼夜不停地运转,实时监控着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指标,将传统农业带入了“指尖管理”时代。
“人力减少三成,产量品质却双双提升。”嘉禾力负责人茅赛赛指着温室介绍。正是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公司主动对接高校院所,共同打造了江苏省(启东)瓜类科技小院。这个“科学技术+农业小院”的创新平台,让高校智慧与田间地头实现了零距离对接。
今年5月,科技小院迎来首个实践项目——10亩黄瓜和10亩甜瓜新品种试验正式启动。从育苗定植到水肥管理,沿江所科技人员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每个关键节点,技术人员都会主动上门。”茅赛赛指着温室里的传感器网络感慨道。如今首批黄瓜已进入采收期,在本地市场初露锋芒。在启东多家农贸市场,带着露珠的“科技黄瓜”每斤售价和传统品种相当,但抗病虫害能力更强,节省农药使用和人工成本,产品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6个甜瓜新品种也将陆续上市,其中通甜碧玉品种因脆甜多汁赢得消费者青睐。
科技小院的能量正催生全产业链变革。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框架下,嘉禾力构建的现代农业链条日渐清晰:前端聚焦瓜类品种创新,选育优质品种;中端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新技术,带动周边发展设施农业;末端延伸产业链条,投资3500万元建设的10000万平方米冷链物流农产品仓储加工中心即将投产。
看着夜幕下亮起的智能温室补光灯,茅赛赛信心满怀:“对我们来说,这亮起的不仅是灯光,更是科技兴农的希望之光。有了科技小院这个‘智慧引擎’,我们有信心把启东的瓜果产业做得更大更强,让更多乡亲尝到科技种田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