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天舒 蔡樱子 卢靓
面对炎热天气,项目招引的新路径该向何方探寻?在建的产业项目怎样确保高效推进?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优化提升?连日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经济,斗志昂扬赶工期,毫不松懈优环境,以沉着应考的状态描绘着火热的拼搏盛夏。
招商战场“热气腾腾”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全市各地,一场场紧锣密鼓的招商引资行动正如火如荼展开。
6月30日,汇龙镇招商专班前往无锡,回访可控核聚变特种装备项目,推动项目从对接向签约转化;7月1日马不停蹄转赴上海,与芯片封装陶瓷基板项目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洽谈,围绕上下游配套、载体承载力等展开实质性沟通;7月8日又奔赴合肥,对接一家新型膜材料企业,就企业发展规划与汇龙产业契合度展开探讨,争取实现“双向奔赴”……短短十余天,招商人员频繁穿梭于长三角多地,快节奏、高强度、全天候,是汇龙镇招商工作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汇龙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围绕城北工业园发展方向,积极引进与本地主导产业高度契合的企业项目。同时,整合全市招商资源,通过展会联动、产业推介、走访拜会等形式“全域出击”,不断扩大招商“朋友圈”。截至目前,墨达思、瑞振、元毅、海铂风尚等4个外资项目上半年到账外资累计达1600万美元,刷新历史纪录;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达6个,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圆陀角旅游度假区主要领导带队奔赴北京,拜访一家国内领先的文旅投资企业,围绕总投资超5亿元的文旅项目进行深度洽谈。从资源契合度分析到选址条件比选,从政策支持梳理到未来发展路径谋划,招商团队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全流程对接,全力争取项目加速落地。
今年以来,园区聚焦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领域“走出去”“请进来”,已累计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十余次,获取高质量项目信息超15条,签约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个。成果的背后,是一线招商人员日夜奋战的身影。
“有时一周要跑两三个城市,白天走访企业、对接资源,晚上回到酒店还要撰写项目汇报材料。”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宇坦言,“披星戴月”已是常态,但只要能争取到一个优质项目,所有辛苦都值得。
在启隆镇,招商引资的“热力值”同样不遑多让。7月8日,香港威龙集团董事长一行来启实地考察,围绕灵长类动物养殖及医用科技研发项目与启隆镇进行深入洽谈。为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启隆镇提前谋划、靠前服务,成立专班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对接与现场保障。多个部门联动配合,主动将企业需求“前置”,为项目实施打下扎实基础。
今年来,启隆镇招商团队开启“高频奔走”模式,每周往返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不断拓展招商路径。“我们就是项目的服务员和推销员,既要说得动,也要接得住,更要落得下。”启隆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沈靖锋表示,接下来,启隆镇将重点围绕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等生态产业精准发力,在绿色、健康、低碳等领域深挖优质资源,力争实现招引项目“生态+效益”双赢。
项目现场“热辣滚烫”
热情的季节里,热血的拼搏,释放无限热力。
7月14日,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的江苏扬子诚康海洋设备项目建设现场,起重机有序起落,运输车辆往来不绝,旋转的塔吊与忙碌的工人们共同勾勒出一幅井然有序的建设图景。“目前,项目正在加紧主体结构施工,部分建筑已封顶。”项目建设负责人谢鹏说,项目建设中出现各类问题,园区都主动帮忙,让项目少费时间、少走弯路。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5亿元,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1万吨海洋工程钢结构等海工装备。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为确保重点项目能够高效、有序地推进,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不断完善协调调度和要素保障机制,紧盯各项任务目标,引导各在建项目合理规划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全力抢抓进度。下阶段,园区将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切实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帮助项目打通堵点、破除难点,不断拓宽项目落地投产“快车道”,以项目建设带动高质量发展。下半年计划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年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
7月14日,启东经济开发区内的拜耳健康消费品启东供应中心新厂区建设工地上,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脚手架纵横交错,起重机臂膀不停运转,施工人员正专注地投身各项作业……这个总投资达7.5亿元的项目,规划用地100亩,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目前行政楼已完成结构封顶,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车间与仓库的钢结构安装工作也已全部结束。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各类口服固体制剂年产14亿片的规模。
在启东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是各项工作的核心。园区持续升级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模式,紧扣 “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 的工作方向,争分夺秒推进项目落地。2025年,园区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个。经过上半年的攻坚,已完成5亿元以上项目5个。接下来,园区将紧扣年度目标,紧盯项目建设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推动政策向项目聚焦、资源向项目汇聚、力量向项目聚合,全力为项目建设按下 “加速键”。
连日来,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内的欣谷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项目利用原有厂房进行改造的区域已全面进入装修阶段,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推进墙体粉刷、管线铺设等作业;而项目土建部分的总平图设计工作正加紧开展,设计团队围绕厂区功能布局、物流通道规划等关键环节进行细化完善。“目前各项工作均按计划稳步推进,我们正全力以赴加快进度,力争土建部分9月份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项目负责人顾春健介绍。
今年以来,生命健康产业园秉持“在手在谈项目快速落地,在建项目加快建设”的工作理念,多措并举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项目高效推进。下阶段,园区项目专班将定期深入各在建项目现场,实地了解施工进展,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点堵点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解决,推动各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营商环境“热络暖心”
暖心服务厚植营商沃土。全市各地着力做好企业服务,加大力度助企纾困解难,不断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走进海复镇,只见企业生产繁忙,项目建设火热,发展活力涌动。南通杰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上半年复杂形势下表现亮眼,应税销售额超1000万元,同比增长超35%。公司负责人郭赛杰信心不减,以新投资的激光模组研发生产项目投下“信任票”,项目即将动工。
郭赛杰盛赞海复镇贯穿项目全流程的“及时雨”式服务。该镇组建项目建设服务专班,定期召开推进会,从规划到投产全程提供专业指导。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难题,显著缩短建设周期。“环节有人跟、难题有人解,让我们心无旁骛谋发展。”郭赛杰表示,这体现了海复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下一步,海复镇将持续完善专班机制,为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服务,提供签约至投产全程帮代办。通过提前介入、精准梳理堵点难点、部门联动破题,确保企业“少跑腿”、项目“快落地”,以更优服务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从破土动工到主体竣工,服务专班全程帮我们化解难题,让我们专注施工。”南通和作电动工具项目负责人苏国飞感慨道。得益于此,该项目投资5000万元,仅用8个月便完成7900平方米厂房主体建设,投产后可年产电动工具10万件。其高效落地的关键,正是合作镇创新实施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全链条护航”服务模式。
贴心服务正转化为发展强引擎。今年,合硕文化艺术品、江苏梓鹤半导体等项目已投产,带动就业80余人。全镇目前在手在谈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个、服务业项目5个。下一步,合作镇将围绕“新上项目抓协调、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保障,以全周期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日,王鲍镇义南村年加工2000吨蔬菜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加紧施工。项目负责人杨欢欢介绍,自项目落户起,王鲍镇相关部门即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从项目备案、施工许可办理到现场电线杆迁移等环节,均做到“有呼必应”,有力保障了建设进度,项目预计9月底前竣工。
王鲍镇聚焦项目落地痛点与企业全周期需求,持续优化全流程服务。据悉,该镇下一步将推动服务模式从“解决眼前问题”向“主动预见需求”转变,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速响应企业诉求,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与市场主体满意度,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高地,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更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