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天舒 严亚楠 卢靓
骄阳似火,热浪灼人。比天气更热的,是启东各地以如“苏超”般拼至最后一刻的激昂斗志,向着“双过半”“硬过半”目标发起总攻,上演了一场场争分夺秒的中场决战。
项目建设如何顶着酷暑“精准长传”,实现迅速突破?营商环境怎样“人盯人”联防联控,稳固防守?招商引资如何“再进一球”,锁定胜局?连日来,全市各地以“抢点射门”的果敢抢抓发展先机、“长途奔袭”的韧劲狠抓项目进度、“临门一脚”的准劲确保任务落实,奋力书写精彩的“半场”华章。
招商抢滩,发起“边线”突破总攻
如火夏日,我市处处涌动发展热潮。各区镇招商一线,项目签约的喜报不断传来。
随着莱古比星商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启东经济开发区迎来产业版图拓展的又一难忘时刻。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3亿元投向莱古比星等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二期再投入2亿元扩大规模——流入的不仅是资金“活水”,更是对我市营商环境投下的一张“信任票”。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一支高效奔跑的招商铁军。翻开园区招商部门的行程表,密密麻麻的企业拜访记录、日程安排铺满一整页。“我们不等客上门,而是主动出击。”园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黄为介绍,今年以来,园区领导亲自挂帅,频频奔赴深圳、上海、苏州等产业高地,一口气对接了50多家目标企业,展开“点穴式”精准招商。招商部门办公室内,一块块进度展示板上,日盛电子、启明芯半导体、乾朔、托伦斯、磊菱等项目的建设节点一目了然。今年1~6月,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超90亿元。
在招商引资的战场上,效率与周到始终是制胜法宝。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招商团队正以钉钉子精神,践行一线招商、一线服务,推动一批批优质项目扎根启东。
“每一次出差,我们不仅考察目标企业,也会沿线拜访潜在客户,力求‘时间价值’最大化。”园区招商局副局长周兵介绍,面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团队始终坚持“服务跟着问题走”,即使在技术领域是“门外汉”也从不推诿,第一时间对接专家和职能部门,争分夺秒为企业解题。
福州食品级甘油提纯项目便是团队主动“追”来的成果。该项目需满足10kpa压力的工艺技术,而园区原有配套无法支撑。招商团队迅速奔走,成功引入一家掌握该技术的配套企业,目前已完成工商注册,解决方案正加速落地,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引进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痛点在哪、服务跟到哪”的高效工作机制,让企业真正感受到园区的真诚与专业。今年以来,生命健康产业园已累计外出招商拜访70余次,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个,另有一个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落地,展现出持续攀升的招商吸引力。
“这两个本地项目都是我们主动跑出来、盯出来、谈出来的。”东海镇工业分管领导陈天华打开一本记录本,纸页边缘已经磨损,密密麻麻写满了行程安排与拜访纪要。上半年,东海镇成功签约落地2个本土制造业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
与此同时,一场“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攻势也正紧锣密鼓展开。总投资25亿元的玛顿重工项目和总投资5亿元的海洋装备及航空动力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均已落户吕四港经济开发区。“项目虽不落户东海镇辖区,但前期洽谈、平台牵线完全是我们团队一手推动的。”陈天华坦言,为了让优质项目“拎包入驻”,东海镇实行“全周期服务、全流程跟进”,项目从对接、选址、报批到落地,均由专班负责、节点倒排、精准服务。
在最新一轮招商地图上,3个重点制造业项目标注着醒目的红色圆圈,东海镇招商团队几乎每周都要围绕它们“复盘进展、再谋突破”:总投资15亿元的面粉深加工项目、7亿元的大豆深加工项目以及20亿元的压力容器制造项目,均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
项目攻坚,交出“半场”满意答卷
连日来,各地紧扣项目难点堵点,主动下沉一线,精准发力破题,全速推进项目建设,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6月30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充斥着项目建设的澎湃激情,燕达绿色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核心厂房正加速崛起,巨型钢结构骨架节节攀升,勾勒出未来绿色能源装备“超级工厂”的轮廓。“目前,陆域部分钢结构安装正在进行,计划于2025年底前厂房竣工并开始试生产。”燕达(江苏)清洁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淞介绍。
“今天的实力源自昨天的项目,今天的项目决定明天的产出。”今年以来,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持续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版头条”,不仅在“体量、数量、质量”上勇争先,更在“高端、高新、高效”上走在前,以项目坚实支撑保障经济运行的争先进位。下阶段,园区将挂图作战强调度,按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进度表”的方式,倒排时序、靶向发力,清单式推进,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下半年计划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年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10个。
6月30日,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内业车间内,一块块钢板经过下料切割、拼装焊接,制成各式海工产品。企业内业车间扩建项目去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顺利投产。“园区工作人员经常上门询问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困难。”项目负责人刘志兵说。
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健全项目“专班化”服务推进机制,对照年度建设目标,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工作例会,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快“招引落地、开工建设、转化达产”全链条突破。下阶段,园区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关键节点,从项目前期审批、落地建设到投产运营,提供全链条、全流程的贴心保障,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高质量完成年度经济目标任务。
6月30日,在位于汇龙镇的墨达思精密机械项目施工现场,近万平方米的主厂房钢结构框架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我们已经开始做屋顶的维护结构,主生产车间预计在7月底完全封顶。”项目施工负责人戴正军介绍,现场有超过150名工人加班加点进行钢结构的安装及土建基础施工,4台重型吊车、8台升降机同时作业,全力拉满主厂房建设的施工进度。
今年以来,汇龙镇积极抢抓上半年项目建设“黄金期”,通过配备“专职秘书”,为项目提供从签约落地到竣工投产全过程全周期“五星级”高效服务,有力助推全镇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下半年,汇龙镇将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全链条优化项目服务,全要素保障建设进度,全力破解土地、审批、用工等瓶颈制约,用政府服务的“加速度”催生项目建设的“新热度”。下半年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全年突破10个,以项目攻坚的“实绩表”交出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服务提质,打造“金牌”营商环境
各地紧盯市场主体急难愁盼,以“一站式”“全周期”服务为纽带,主动上门问计,靶向施策破局,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位于惠萍镇的江苏新晖测控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在手订单4000万元,生产有序稳定。“企业的安心运营,离不开政府的贴心服务,惠萍镇帮助我们联系高校解决技术难题,派专人耐心指导申报各类补贴,优质服务让我们吃下发展的定心丸。”运营副总孟俊杰介绍,为顺应企业发展需求,镇政府主动作为,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品,积极联系高校,促成校企合作;指导协助企业知识产权冠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各类奖补资金120余万元。
接下来,惠萍镇将进一步擦亮“惠萍服务”品牌,主动靠前服务,着力打造“政策暖心、服务贴心、发展安心”的营商环境,提升“帮办代办”服务质效,全流程跟进审批流程,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营面临的实际问题,助力辖区企业健康发展。
“只要我们有需求,镇上都会主动上门服务,落户这里真是选对了!”近日,当了解到南阳镇项目服务专班及相关部门正全力协调退役卫星、火箭等实物资源及教学课程、师资团队时,星地一体化智能项目负责人陈界霖频频为“上门服务”点赞。随着项目临近完工,企业对应用场景需求激增,在专班牵头下,南阳镇项目团队马不停蹄,一边为项目对接应用场景资源,一边协调水电工程验收,助力项目尽快投产。
今年以来,南阳镇创新构建“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联动机制,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等环节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尽早建设;把主动靠前服务、实时跟进服务、精准精细服务贯穿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以更主动的姿态、更高效的举措,争做服务效能的标杆头雁。
近日,高新区(近海镇)经发办行政审批科负责人刘小箭带队走访木里木外家具启东有限公司,常态化了解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园区工作人员经常与我们沟通联系,及时响应企业的各种需求。”木里木外家具启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协调建设、规划、供电等多部门为海博思创项目完成增设东门的审批手续,腾出管委会办公室供牟迪智能科技使用……今年以来,高新区(近海镇)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和项目推进工作,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便捷高效的个性化服务,园区服务团队走访调研183次,覆盖90余家企业,解决问题40余个。下阶段,高新区(近海镇)将强化精准对接,深化惠企举措,提升服务质效,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