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21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市委书记杨中坚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的重大要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方位融入苏南,深层次对接上海,大力向海发展,努力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争取更大作为、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创新协同。坚决扛起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的首位担当,加强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长三角高校研究机构启东集聚区成规模、强实力;用好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深化“研发在上海,制造在启东”的合作模式,让沪上“创新之花”,在启东结出“产业之果”;把科技招商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盯北上广深高科技企业密集区,全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要更大力度推动产业协作。始终聚焦上海、苏南等“家门口”的资源宝库,综合运用以商引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等方式,招引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打造项目落户的首选之地;学习借鉴京津冀、深汕特别合作区等跨区域合作的经验做法,瞄准生物医药、泛半导体等特色产业,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要更大力度推动交通互联。精准把握上海临港新城规划思路、政策导向以及东方枢纽发展定位,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积极主动与省铁办、上海铁办、国铁集团等部门沟通,力争将我市沿海高铁过江通道纳入江苏省与上海市规划;服务北沿江高铁建设,加快推进S11通沪高速与上海S7沪崇高速对接,全力打造畅通上海、联通苏南的交通体系。要更大力度推动民生共享。坚定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加强崇启海生态环境毗邻联动执法,守好出江入海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主动承接上海文旅资源外溢,立足“第一缕阳光”、咸淡分潮、三水交汇等独特资源禀赋,积极打造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深化与上海在基础教育、医疗服务、民生领域深度合作,拓展一网通办、社会一卡通应用范围,让“不是上海、却在上海”的同城感受更加真切。
(本报记者 李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