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皓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其中,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黄剑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5月1日晚,2025“中国梦·劳动美”庆祝“五一”特别节目将在CCTV-1、CCTV-3黄金档播出,黄剑也参与了录制。回想从业30年来最感动的瞬间,黄剑不假思索道:“每次看到接手项目从一本简单的规格书到最终成功下水,心中总是格外感动。”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再到如今的全国劳模……30多项荣誉的背后是30年磨一剑的坚守与执着。
1995年,从南通技工学校毕业的黄剑成为中远船务的一名电工。凭借勤奋好学,入职次年便在技能比武中拔得头筹。为精进技艺,2000年左右,黄剑进入青岛船员学院学习轮机相关知识。这段学习经历让黄剑积累了大量轮机知识,为日后参与电气系统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2009年,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黄剑从电工转型为电气设计师。他参与设计的“希望1号”,是世界首艘圆筒型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面对无先例可循的难题,黄剑带领团队深入调研,针对平台8台5兆瓦发电机的高负荷实验需求,自主研发新型实验装置,打破技术瓶颈。该装置至今仍在为公司创造效益,助力项目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0年,公司布局海洋风电市场,黄剑再次踏上转型之路。在中铁建港航局“铁建风电01”建造项目中,他担任技术经理,带领团队优化设计方案,仅用4个月完成设备采购、建模与图纸下发工作,将建造周期从 18 个月压缩至16.5个月,创造“中国速度”。
近年来,绿色能源、清洁能源成为制造业中的热点词汇,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黄剑也带领团队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前进。去年8月交付的风电安装船“峰繁”轮装配了5.3兆瓦的蓄电池组,尝试对船只提升系统和吊机系统运作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反馈电网,采取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能耗。今年4月3日,同系列的第二艘定制船“峰荣”交付开航,此外还有两艘在建。从两年前刚刚接手项目,到现在系列定制船订单纷至沓来,期间克服的重重难关,黄剑至今记忆犹新。“交付在即,来不及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这对我们电气设计来说极具挑战。”
重设变频器参数、修改控制逻辑……黄剑带领团队不断尝试,摸索出多套方案,但都不是黄剑心中的最优解。“作为一名合格的工匠,就得精益求精,这是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在一次次试验的基础上,最终通过重新定义控制原理、控制逻辑、线路调整等方法,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想要走在前,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从大国工匠培训班回来后,黄剑感触颇深,这几天,他正在研究学习智能制造相关内容,琢磨如何运用AI、AR等技术赋能电气设计工作。黄剑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工匠工作室、黄剑劳模创新工作室……多年来,除了自己不断充电升级,黄剑还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积累的经验,累计培养了近500名电工类高技能人才。“传承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要把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为国家建造出更多‘世界首制’。”黄剑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