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阿拉打造“绿色厨房”
时间:2025-04-09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戴丽丽 范存娟 陈艺文

“新鲜鸡蛋来2斤!”“荠菜肉馅味道老好了,今天有吗?”4月8日一早,田仓农庄农产品销售微信群就热闹起来,农庄负责人陈佩自豪地说:“农庄每日向上海输送有机蔬果、禽蛋及其他副食品,已然成为上海朋友的绿色菜园。”

2010年,有多年旅游业从业经历的陈佩,看到国外流行“社区支持农业”模式运营农场。“简单点说,就是农场和消费者建立直销、互信的关系,农场有稳定的市场保障,消费者也能吃到更健康的食品。”陈佩认为,这一模式也适合在国内推广。于是在汇龙镇光荣村流转了300亩土地,创办田仓农庄当起了“农场主”。

走进农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农田,菜地、果园、猪舍、鸡舍等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农场内。“我们采用原生态种养模式,蔬菜种植不打农药,鸡鸭猪羊不喂配方饲料。”陈佩介绍,农场将鸡鸭鹅产生的粪便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到农田,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农田里的秸秆、菜叶等废弃物可作为饲料喂养家畜,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农庄运营之初,田仓农庄推出“都市农夫”项目,让游客体验传统农耕生活,慢慢吸引了一批上海客人,成为农庄的首批会员。每周,陈佩都会根据电话订单,把自家的农产品包车送到上海。

历经十多年的坚守,田仓农庄的农产品赢得了上海客户的青睐。口碑相传下,农庄的忠实“粉丝”群体日益壮大。“从最初的十几位上海客户扩展到4个微信群,拥有1500多名成员。”陈佩介绍,客户通过微信群下单,农庄工作人员根据订单快速打包,只需一个晚上,农庄的新鲜有机蔬菜便能直达客户家门口。

近年来,随着客户对绿色农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田仓农庄进一步开放了蔬果采摘、捕鱼捉虾、露营烧烤等丰富的农事体验和休闲度假活动,将乡村旅游与农产品体验完美融合,增强了客户对农庄的信任度。陈佩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农庄生活的点点滴滴,施农家肥、水果采摘、鱼虾捕捞、散养童子鸡等小视频,让客户能够亲眼见证农产品的成长历程。

“我经常在微信群内‘直播’农庄的日常,让客户在线体验我们的农产品是如何从田间到餐桌的。”陈佩表示,尽管田仓农庄的产品售价高于普通农产品50%以上,但凭借着客户的信任与认可,销量持续稳步增长。

在提供新鲜绿色农产品的基础上,田仓农庄还针对客户需求,推出了腌制、熟制农产品,如腊肠、腊肉、咸肉、咸鱼,以及红烧带鱼、红烧羊肉、花雕醉鸡等,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农产品,这种延伸服务为农庄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陈佩说,田仓农庄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打造绿色厨房,让更多客户享受到从农场到餐桌的新鲜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