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瑾瑾 施盛夏
去年1月开工、9月调试生产、12月交税2.3亿元。
创下这个纪录的,是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东港区的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月14日,海力宣布加仓启东,再投25亿元,在西港区建设二期项目。
“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交税的‘海力速度’不止在一期项目,二期我们只会更快!”海力风电启东项目负责人张宏建底气十足,“吕四港,将是海力最大的生产基地。”
张宏建的底气从何而来?
总部位于如东的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风电设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历经多年深耕已成长为业内龙头企业。
从吕四港开发建设伊始,海力风电就持续关注港区的点滴变化。项目一期更是由公司主动找到园区寻求合作。“这里的区位条件、腹地空间和岸线资源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张宏建解释,“向北、向南、向海,左右逢源。”
天然的深水航道、优越的资源禀赋,让海力和启东“一见钟情”,只用60天就和吕四敲定一期合作。从去年1月建设起步,海力项目就开启“暴走”模式。
“暴走”是企业建设项目的状态,更是启东服务项目的姿态。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委书记杨中坚多次主动询问项目进展,一再强调:“要全方位服务好项目,让企业安心、顺心、放心;要以一期项目的快投快产,让企业做启东坚定的投资者、最好的合伙人。”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专班”,针对项目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扶持方案,在用地、用能等要素配置上给予优先保障,还主动牵头对接上下游企业,甚至帮忙联系订单。
项目开工后,张宏建被拉进“吕四开发区企业服务群”。在外工作数十年,在张宏建眼里,这个群很快会和他手机里几十个群一样,逐渐沦为无人问津的“僵尸群”,他也习惯性设置了“免打扰”模式。
可他发现,这个群几乎每天都很活跃。园区主要领导、各局负责人、园区所有项目负责人都在群里。
由于临时设施土地紧张,工人的住宿成了问题。张宏建在群里提出困难。当天,园区就派专人对接;不过两天,园区就将临时设施土地问题解决,还一并解决了用水和用电难题。
“这是个‘活’群。”在张宏建看来,这个“活”,是启东市委、市政府优质服务的诠释,也坚定了海力与启东“再结良缘”的决心。“二期合作,7天就敲定了。”张宏建说。
随着新能源高端装备市场需求的增长,海力风电积极开拓国内外海上风电设备产品、高端海工装备产品市场,目前在手订单饱满。作为海力全国8个基地中的“旗舰”,吕四港基地正积极从风电产品向海工产品转型,二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海洋工程高端装备30万吨。
启东有“天时地利”,更有“人和”。从吕四扬帆,驶向深蓝,张宏建满怀信心:“重仓、加仓,启东值得。未来海力新的利润增长点就看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