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好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履行政治责任、践行为民宗旨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努力克服财力紧张、收支缺口等实际困难,应民之所盼、惠民生之实,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办实民生实事。在市政府和各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10大项30个子项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已基本完成。
1、卫生服务提升工程
为更好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新建一批卫生设施,加大重点人群专项保障力度,扩大常见人群早筛早诊早治项目覆盖面。
截至目前,第五人民医院东元分院门诊楼竣工投用,第三人民医院惠丰分院门诊楼竣工验收,第七人民医院北新分院门诊楼完成屋面施工;“药补护康”项目累计补贴精神残疾患者1525人、患有孤独症以及视力和肢体残疾的儿童200人,白内障“光明行动”免费帮助212人重见光明;完成宫颈癌筛查30195人、乳腺癌筛查31015人、65周岁以上卒中高风险人群筛查2564人、65周岁以上男性常住居民前列腺癌筛查57402人,完成率均超100%。
2、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完善畜牧养殖污染处置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干道沿线线路整治,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加快建设富有启东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截至目前,生物转化中心土建工作完成20%;83个重点村完成通信、广播电视线路整治,102个村297个配电台区完成供电线路整治。
3、惠民服务暖心工程
实施主城区成建制居民小区“瓶改管”项目,提高燃气设施硬件水平,提升群众安全幸福指数;因地制宜优化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殡仪馆提标改造工程;完善老年助餐点布局,将老年助餐点与养老服务综合体统筹规划建设,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生活需求。
截至目前,共完成1501户“瓶改管”改造;新增7个助餐点;殡仪馆提标改造项目土建工作完成50%。
4、安居宜居保障工程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和建设,保障新市民、被拆迁户等群体住房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吕四港东港区综合配套项目桩基工程已完成;启东经济开发区蓝领公寓已竣工验收;紫薇雅苑、双庆村二期(滨江新城)、瀛东三期、富南小区等安置房已完成交付。
5、城镇道路畅通工程
实施道路建设工程,持续畅通新城区道路“脉络”,提升环蝶湖片区通行效率,保障市民出行需求;实施危桥改造工程,打通农村公路关键节点难点堵点,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截至目前,惠阳南路(钱塘江路-沿江公路)、钱塘江路(惠阳路-建设路)已完工;近海镇纬九路桥等8座危桥已完成改造并通车。
6、教育扩优提质工程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先满足教育在土地供应、配套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开展启东中学新校区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密切关注青少年儿童在校生活, 组织在校学生脊柱侧弯免费筛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截至目前,除体育馆和艺术楼以外,启东中学其余建筑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5所中小学校舍完成维修改造;6792名五年级在校学生完成脊柱侧弯筛查。
7、水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坚守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坚持保好水、护源水,因地制宜开展河流整治工程,不断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提升。
截至目前,中央河、蒿枝港河流域完成整治并具备完工验收条件,南阳少直小流域完成整治并验收。
8、文体生活多彩工程
丰富文体服务供给,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演出,完善全民健身设施,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的文体服务,增强群众文体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10个老旧小区的健身器材完成安装并投用,紫薇公园、颐园门球场完成改造并投用,开展“四季欢歌”文体项目超千场。
9、稳岗增收工程
坚持把推动重点群体就业作为稳经济、保民生的头等大事,推动重点群体就业从兜底保障向高质量就业的转型,打通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提高基础养老金、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群众收入水平。
截至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9场,提供就业岗位38058个,援助就业困难人员超25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城镇新增就业超1.18万人;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加20元,增幅8.77%;全市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8.8%,成年、老年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1040元/人。
10、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加强电动自行车棚、“二次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新建517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长龙怡景公寓、永阳花苑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通过院校车位共享项目向社会释放人民医院机动车停车位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