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艺文 范存娟 戴丽丽
12月3日,走进位于吕四港镇垦北村的立刚家庭农场,嫩绿的白菜排列整齐,长势喜人。“今年我们家大白菜长得特别好,个头比往年大,看着就让人高兴。”作为一个来自黑龙江省五常市的“正宗”北方人,在这个季节还能喜获丰收,着实让崔立刚乐开了花。“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喜获丰收。”这句工友自己改编的歌词,深得崔立刚的心。
崔立刚已在垦北村种了10年“反季蔬菜”。在来启东之前,他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做了6年蔬菜批发生意,对蔬菜行情有着灵敏的触角。“北方十月份开始降温,蔬菜很难正常生长,而启东这边的气候适宜,正好种植白菜。”崔立刚告诉记者,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按照“北方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的市场导向,在启东开展反季蔬菜的种植,以满足市场需求。
“种什么、什么时候种,大有讲究。科学种菜,有计划才有赚头。”不同于普通种植户跟风种植,崔立刚巧妙地抓“两端”,关注蔬菜种植的前端和末端,了解各类蔬菜品种的销量、种植面积等情况,分析哪种蔬菜市场缺、卖得好。
“今年白菜行情好,比往年每斤高了2~3毛,预计到春节前价格将一路走高。”崔立刚告诉记者,由于上半年菜价可观,除了原先垦北村流转的1000亩农田外,今年8月份,他还在南阳镇锦屏村、惠萍镇鸿东村流转了1800亩农田,全部种上了白菜。
区别于启东本地白菜种植,立刚家庭农场的白菜采用的是育苗移栽技术。“育苗是蔬菜生长的起跑线,好苗才能保证高产。”前几年,崔立刚买来秧苗种植,白菜长势和产量都差强人意。为了解决这一种植“卡脖子”问题,今年他在垦北村4组、7组流转30亩闲置土地,建了2个蔬菜育苗大棚。除了省下每年20万元的秧苗采购费用外,高质量的自产秧苗确保了农场蔬菜的高产。
从育苗到肥料使用,从病虫害防治到初加工储藏,崔立刚聘请专业技术员,采用先进的播种设备、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科学规范种植,产出的大白菜品质更高,口感更鲜美。“自己育苗的白菜长得快、长得好,上市时间比普通白菜缩短1个月。”崔立刚介绍,目前2800亩白菜中三分之一已进入成熟期,元旦前后开始陆续上市,预计亩产量达到60吨,届时启东白菜将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