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天舒 钱爱仁
通讯员 徐海爽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信用修复“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教育入学“一件事”……一件件关乎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实现了从“多部门来回跑”到“一件事高效办”。
截至目前,这一政策在我市落地效果如何?我市如何最大限度凝聚起各方工作合力,更加精准地解决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清单扩容
6批134项改革事项让群众少跑快办
近日,市民陈女士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咨询办理一家主营粮食收购、农产品种植等业务的公司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您的需求符合开办粮食收购‘一件事’办理情形,可至综合窗口‘一站式’办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陈女士按照“一件事”办理流程,快速完成网上注册、企业名称核准、股东信息填报等手续,短短两小时就取得了营业执照、完成了税务登记及粮食收购备案手续。“只跑一次就能办成所有业务,真是太省心了!”陈女士高兴地说。
开办粮食收购“一件事”,是我市结合国家确定的21个、江苏省确定的26个“一件事”改革事项,推动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成果。
早在2019年,我市便出台《启东市关于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首批梳理公布5大类共50个“一件事”改革事项,着眼高频“一个事项”,以企业群众“一次办成”为目标,统筹协调、环节整合、流程再造、材料共享,线上线下融通,推动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我市逐年改革优化“一件事”事项,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退休一件事”改革,在南通首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作出部署。市数据局聚焦社会关切和企业群众所需,进一步整合部门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升级窗口服务,从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到政策赋能、数据联动,实现企业群众只需一窗、一端提交材料,即可一窗(或快递)领取审批结果,进一步提升社会群众办事便利度,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针对部分“一件事”办件量相对较少、部门相对分散、专窗设置不便的问题,市数据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楼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将除在中心设有部门专窗受理外的55个事项,集成在9个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综合窗口内部通过南通一体化平台流转审批、集中反馈,实现了窗口布设再升级、服务质效再提升。
我市以重点改革为牵引,聚焦政务服务的全环节、全流程、全周期,多措并举推进场景服务量质齐升,目前共推出六批“一件事”改革,涉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134项,包括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安置房交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报销等企业、群众关切的高频“一件事”事项。今年以来,市数据局累计接待企业、群众26.55万余人次,办理各类线上“一件事一次办”审批服务业务11.5万余件。
数据赋能
101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
“启东到上海虽然近,但来回也得一天时间,听说你们这里可以跨域通办政务事项,我就赶紧先来问问。”今年4月,启东市金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海忠在整理企业内部档案时,发现多年前在上海宝山还有一家非公司制企业法人没有注销,相关证件材料也不齐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跨域通办”专窗寻求帮助。
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启东、宝山两地工作人员进行远程连线,“屏对屏”协助办理、“手把手”远程指导,从准备相关注销材料、提交材料,到同步开展线上审核、现场签名认证……不到半个小时,施海忠就顺利完成了企业注销业务办理。“以前我们办注销手续都要去注册地,营业执照在哪办就得去哪。”施海忠感慨道,“现在不用出启,就能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网上办理,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真是又省事又省力。”
得益于跨域通办新模式,家住上海宝山的孙先生实现异地办理医保报销;家住上海的胡先生联系启东政务服务驻沪办事点,办理涉启不动产商品房买卖转移登记事项;启东依托“长三角远程异地协调系统”,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与崇明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圆满完成……这样的故事,在启东、在上海,每天都在上演。
“跨域通办”便捷高效的服务背后,是后台数据的全面打通,更是以“一件事”为牵引形成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办事流程系统性重构。
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市数据局从“用户视角”“数字思维”出发,探索尝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创新运用远程屏幕共享、音视频智能交互、远程身份核验等技术,以“屏对屏”实现跨时空“面对面”,助推“跨域通办”服务快速落地见效。“不管人在哪,都能办成家乡事”已成为日常。
截至目前,我市已与上海全域政务服务中心达成跨域通办合作协议,沪启通办事项拓展至101项,涵盖企业登记、不动产登记、公证、医保、税务、公安等业务。另外与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24个地区签署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政务服务“跨域可办”“跨域通办”“跨域快办”。
服务焕新
“一件事”办理时间缩短50%
近日,南通奇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先生到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专窗提交了开办网吧“一件事一次办”申请,通过“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成功办理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成为我市首家通过网上开办网吧“一件事一次办”方式取得许可证的单位。
如何有效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改革?顶层设计同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市数据局作为南通市承接“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国家级试点的具体实施单位,自2023年9月份以来,全面部署、一体推进,出台《关于开展启东市政务服务系统“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实施方案》,以体验式、陪伴式的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今年3月,我市再度发力,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的通知》,经过10余批次线上线下亲历式互查,建立健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监督检查的全链条“闭环式”整改机制,累计发现并解决办事堵点难点58个。
我市通过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进一步完善与“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匹配的沟通响应、联动破题、技术支撑机制,整合部门资源、优化业务流程、升级窗口服务,凝聚起各方工作合力,推动制度优化、流程再造和服务提升。“一件事”办理时间减少约50%,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政务服务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相关部门通过远程受理,解决了老年群体“企业养老待遇发放信息维护”人员变更银行卡账号需要老人亲临窗口办理的问题;部分地名命名更名解决了19家企业的困扰……
“如何高效、便捷地办理各类事务是广大群众热切关注和期盼进一步优化的问题。”市数据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建驰表示,我市将继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探索更多便民利民的新路径,努力构建更加高效、便捷、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让企业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