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8日午后,吕四起步港区码头一片繁忙景象,红色的港机正搬运各色集装箱,通道上车辆穿梭,堆场上货物满满。这座开港不久的深水大港,今年前10个月,就实现集装箱吞吐超过13.3万标箱,件杂货、散货吞吐量突破50万吨,其中完成件杂货吞吐量约231万立方(约26万吨),散货约25万吨,持续开启“开港即繁忙”状态。
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是建设“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新门户、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新枢纽、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前不久,吕四作业区新增3个10万吨级泊位港口岸线获批,至此,吕四作业区开港以来,已有7个10万吨级泊位和11个5万吨级泊位获得港口岸线批复,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为沿海临港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启东口岸自2015年通过国家验收以来,口岸开放企业不断增多,口岸业务持续发展。目前,共有7家企业的15个泊位通过省政府批准正式对外开放,岸线3655米。启东口岸以LNG、煤炭、设备进口以及海工船舶、新箱出口为主要业务。今年以来,口岸运行稳中向好,1~10月,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启东港口岸共计533艘次,同比增长52.72%;实现外贸吞吐量约304.66万吨,同比增长13.64%。
近年来,启东口岸办主动靠前服务、积极推动企业码头有序开放。为解决广汇能源和寰宇东方两个百亿级企业的产能扩充和转型升级难题,提出了启东港扩大开放水域及岸线(包含启海港区、吕四港区两部分)的申请,2023年11月28日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时积极推动“2+2”码头泊位、华滋能源出运泊位、江苏吕四港集团重装码头泊位等正式开放工作,其中“2+2”码头的省级开放验收已经顺利通过,华滋能源出运泊位码头开放也完成了市级预验收。
口岸部门积极开拓创新,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研究试点“抵港直装”“船边直提”,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和成本;积极推行“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服务,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启用“‘急’简申报、快结快办”审批通道;简化“一站式”办结手续,推行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手续“一次办妥”,无异常船舶到港即作业。
协调口岸查验单位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中储粮吕四港建仓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约300亩,主要建设粮食仓储项目。项目分5期建设,预计2026年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0亿元。此外,总投资100亿元、占地2000亩的益海嘉里金龙鱼启东食品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两个项目投产运营后,南通港吕四作业区进境粮食总量预计将达到340万吨/年,市相关部门指导沪通公司、通洋公司开展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的建设申报工作,已获海关总署批准同意。
市口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快提升口岸开放水平,积极推动口岸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本报首席记者 钱爱仁 通讯员 周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