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质量发展“新”潮澎湃
时间:2024-10-31 A+   A- 举报

本报讯 日前,南通市统计局发布数据,1~8月,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2.48%,比重列南通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已成为启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我市在年初修订完善《关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政策供给的精准度和政策导向的实效性,通过加强宣传解读,全力推动政策落地落实。截至目前,我市已兑付各类奖补资金2064万元,惠及企业202家。

高质量科创项目的招引是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砝码。眼下,科技招商带来的“源头活水”不断为我市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不同于传统招商侧重于投资量、产出量,科技招商更侧重于对科技创新要素的引进培育,从而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前三季度,我市共完成科创项目招引认定145个。

为实现创新要素的高度集聚,我市瞄准高校、科研院所这一“富矿”,全力加强平台建设,加快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上海大学长江口新能源概念验证中心、太原科技大学启东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启东海洋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和推进,集聚吸引科创项目、打造科技人才的“强磁场”,招引关联企业、人才项目来启孵化成长。今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产学研项目114个。

我市还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交流,推动在沪离岸孵化中心扩大运营,在宁布局建设科创飞地并投入运营,深化与张江高科战略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国创中心,充分利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优势创新力量,着力构建“外地孵化、启东转化”“外地研发、启东制造”链条。目前,北京离岸孵化器累计入驻孵化项目92个,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已入驻项目12个,启东(南京)科创飞地正式运营,已入驻项目1个。

前三季度,我市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新认定专精特新高质量制造业项目13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个省重大项目、32个南通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2.4亿元,投资进度远超目标序时。

(本报记者 潘瑾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