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4日下午,市委书记杨中坚专题督办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的议案》(1号)的办理落实情况。杨中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抢抓风口、把握机遇,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焦招商引资、园区共建,坚持狠抓落实、协同配合,更快节奏推动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确保在协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峰主持会议。市领导王裕兵、黄晨、石光辉、吴永东参加活动。
督办会上,市发改委汇报了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的议案》(1号)的办理落实情况。市科技局、资规局、交通局、启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单位对议案办理落实情况分别作了发言。
杨中坚指出,要在协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必须全力抢抓风口、把握机遇,筑牢“首发优势”。要放大自身交通区位、江海岸线、承载空间等优势,在创新协同上快人一步、产业联动上先人一拍、园区共建上胜人一筹,顺势而为抢上“首班车”,更好地发挥先行探路、示范引领作用。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形成“首创成果”。要主动对接上海、苏南共建更多科研平台,加强科创企业、高端人才引育和产学研跨江合作;积极推行“名校+名企+名园”产学研发展模式,支持启东龙头企业与上海、苏南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支持科技型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搭建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发挥北大生科华东产业研究院、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的引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市场化的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加速科技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更高水平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必须聚焦招商引资、园区共建,打造“首选之地”。要聚焦我市海工船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在嵌入上海、苏南产业链中明晰定位,积极招引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瞄准上海相关板块的特色产业,学习借鉴京津冀、深汕特别合作区等跨区域合作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更大体量、更高质量的合作园区;拓展实施“一网通办”“跨省通办”、通关一体化等服务举措,加快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以优质营商环境打造长三角投资兴业“首选之地”。
杨中坚要求,要坚持狠抓落实、协同配合,扛起“首位担当”。市发改委作为市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专班的牵头单位,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更大力度统筹谋划,进一步健全信息共享、定期会议、问题联处等工作机制,绘好“施工图”,明确“任务书”,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相关区镇、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
杨中坚强调,人大代表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各区镇、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议案办理工作,严格按照办理流程、工作标准、时限要求,务求办出质量、办出成果、办出影响。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化落实“两个联系”制度,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积极引导广大代表紧扣启东高质量发展实际,提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精品议案。
(本报首席记者 陈丽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