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单”变成“幸福实景”
时间:2024-09-02 A+   A- 举报

本报讯 8月30日,烈日炎炎,蒿枝港河海复镇搬场村段河面上,一艘工程打桩船正在作业,2分钟不到,一根长6.65米的U型板桩被打进岸边的河底,并与先前打好的板桩严丝合缝。与此同时,中央河整治工程也在加紧施工。

中央河和蒿枝港河整治项目是我市今年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两河整治工程总投资2.2亿多元,其中,中央河治理长度35.78公里,蒿枝港河治理长度14.37公里,两河整治工程于今年2月开工,目前中央河完成总工程量的70%,蒿枝港完成总工程量的60%,各标段正按序时进行打桩、插板、盖梁浇筑,预计蒿枝港河整治工程于今年12月竣工,中央河整治工程于明年2月竣工。工程竣工后,将着力改善两河过流、通航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排涝标准将从现在的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我市今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涵盖卫生服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安居宜居保障、城镇道路畅通、教育扩优提质、水生态环境提升等10个方面共30个子项实事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导向,细化目标任务,健全项目责任分层分类推进机制。为确保各项目按序时进度加快推进,各责任单位和实施主体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并将各项任务细化到月,力争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度分析项目进展,听取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推进。截至目前,30个民生实事项目中4项已完成,23项达到序时进度。

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过程中,我市各相关单位紧扣以民为本,注重超前谋划,将“关键小事”当成“民生大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市卫健委将65周岁以上男性常住居民前列腺癌筛查纳入民生实事,目前已筛查47061人,是年度目标的4倍多,为老年人群体“夕阳红”提供更加暖心的“医”靠;市交通运输局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危桥改造项目中,紧紧围绕“能快则快、先易后难”,提前完成了3座危桥改造并通车,将群众出行影响降至最低;市人社局在推进赋能就业促提升项目中,紧紧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大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超9500人,是序时目标的3倍,南通第一;市住建局在推进主城区成建制小区“瓶改管”项目中,与属地部门一户一户上门,帮助广大居民算好“安全账、经济账”,提前完成了1500户的目标任务。

民生实事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在财政收支矛盾普遍突出、各项开支纷纷压减的情况下,今年我市仍坚持民生优先,全年计划投入民生资金同比增长22.52%;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理安排用地指标,保障民生实事项目用地批复快到手、快开工;市数据局运用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机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民生实事项目平均缩短审批时限60%以上。

(本报记者 孙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