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天舒
近日,龚阿婆在市人民医院办理完手续后,顺利康复出院。今年74岁的龚阿婆在7月底的肺癌免费筛查中查出患有肺结节,经过专家会诊评估,考虑是早期肺癌,经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期肺腺癌。“多亏了政府的这项惠民举措,让我及早发现了苗头,要是再拖上一段时间,后果不堪设想。”龚阿婆激动得无以言表。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肺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肺癌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降低患者整体医疗成本。2022年、2023年,我市先后启动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免费筛查,推进高发癌症早筛、早诊、早治,取得较好成效。有了系统的经验做法,在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宣传科科长龚海燕专门提出《关于在我市开展肺癌万人试点筛查的建议》提案,建议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联动“上海胸科医生在启名医工作室”与“健康管理中心”,专门设置“肺结节体检门诊”,开展肺癌万人早筛早诊早治工作。
龚海燕委员的提案被市政协主席会议确定为今年的重点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毅领衔督办。8月2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毅带队深入市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中心开展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对市政协十六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关于在我市开展肺癌万人试点筛查的建议》进行督办,对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有效降低肺癌等各类癌症发生风险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委员会为推进提案办理落实,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紧盯时间节点,序时推进筛查工作,与市卫健委、人民医院和提案人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及时掌握提案办理推进情况。市政协主席邵茂华、副主席徐永辉等先后带队实地走访、现场调研,面对面沟通交流,推进提案办理工作。
作为承办部门,市卫健委结合我市实际,制订印发《启东市2024年万人免费肺癌筛查实施方案》;市人民医院负责组织实施,选定10000名50~74岁启东籍市民,采用“影像学对肺部进行CT检查”的方式开展肺癌试点筛查,并设置肺结节筛查名医门诊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评估,确诊后,由市人民医院负责指导患者进行早诊早治。截至8月25日,已完成胸部CT检查8154人,经初筛可疑人员321人到肺结节多学科会诊中心会诊评估,评估确认高危人群290人,其中确诊肺癌16人,良性结节2人,胸腺瘤2人,建议随访270人。
为进一步提升肺癌筛查成效,市卫健委将肺癌筛查与企事业单位职工体检相结合,由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通过往年职工体检相关数据进行初步筛选,优先选择肺癌高风险人群,包括吸烟者、被动吸烟者、慢阻肺患者、有职业暴露史者以及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者。此外,选取东海镇作为试点,开展免费筛查。截至8月20日,东海镇总计完成胸部CT检查795人,经初筛可疑人员32人到肺结节多学科会诊中心会诊评估,评估确认高危人群19人,建议随访19人。接下来,还将与海复、合作等地联合开展免费筛查。
开展肺癌筛查试点工作也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战略的具体举措,据初步测算,按照已完成早筛8000人计算,节约了超过220万元的就医成本,其间受益的包括患者及家庭,也包括医保基金。“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癌症早筛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对疾病认知的不足、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筛查接受度低等。”市卫健委主任苏高飞表示,下阶段,市卫健委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高发癌症早筛流程,建立全链条癌症筛查管理模式,从风险评估到生物学检测,再到随访和分级诊疗,形成系统化筛查流程。同时,加强防癌健康宣教,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癌症早筛的意识,鼓励高风险人群积极参与筛查项目,共同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