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第五期科技型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班在南通市张謇企业家学院开班,来自我市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江苏诚信药业等12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参加培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速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市科技局聚焦重点企业,上半年共走访企业60多家(次),收集企业技术需求50多项,帮助解决技术问题28个。举办“百企联百校工程”系列活动4场次,组织42家企业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进行有效对接,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6项。
江苏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设备生产中遇到技术瓶颈,焦急寻找解决方案时,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建东联系企业认真听取诉求,并为其牵线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牛红志教授团队。“幸亏专家指点迷津,目前这一技术困境已经得以突破。”贯森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张建林高兴地说,“科技局这位‘红娘’功不可没,以后有什么问题还得找政府这样的‘顾问’帮忙。”
借“外脑”引“外智”。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平台深化校地合作,加快建设长三角高校启东研究机构集聚区,北大生科华东院中试基地建成启用,上海大学长江口新能源概念验证中心实体化运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启东研究院项目转化效应初步显现。启东(上海)协同创新中心已入驻项目10个,积极探索“上海孵化,启东转化”科技创新模式。
企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而研发投入是企业发展活力、后续张力的体现。一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园区、企业,宣讲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平台奖励等政策,帮助企业精准把握政策机遇、享受政策红利,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近日,市科技局局长钱剑带领工作人员走进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有限公司,对研发费用的归集和相关报表的填报进行业务辅导。“帮助企业弄清政策,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钱剑表示,我市还研究出台《关于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着重聚焦企业研发投入奖励和产学研合作项目经费补助,以制度保障企业创新发展。
据悉,为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引领力,市科技局将在项目招引、科技服务、资金争取、政策保障上持续发力,确保全年新增产学研项目不少于150个、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家;招引高质量科创项目不少于150个,净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
(本报记者 张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