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即最佳选项
时间:2024-08-28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潘瑾瑾

这个夏天,整个启东都承受着大“烤”。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他们要应对的不止有大“烤”,还有大“考”。

6月的一天,园区投促局办公室电话响起,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报家门,希望能于6月22日上午来到园区参观洽谈。

是那个中国唯一一家浮式天然气液化装置(FLNG)建造商,手握多项首艘首制订单,业务遍布全球,去年年产值达到100亿元的惠生集团!投促局工作人员难掩内心激动,立马将信息反馈给园区领导,并通过相关渠道了解惠生的投资意向:拟在南通地区建立新的生产基地。

由园区领导班子组成的接待“团队”迅速了解企业背景,做足“功课”只待惠生到来。

6月22日上午,惠生考察团如约来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参观完东、西港池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提出投资需求:“我们两期总共需要2000多米的岸线,一期必须在明年三季度实现投产。”

吕四港是惠生考察团的第一站。当天下午,考察团去往南通其他园区时,吕四“团队”已经在园区会议室,针对惠生需求开展可行性讨论。

园区行政审批局分管领导说:“以往的项目所用岸线最长800米左右,这么长的岸线,报批比较繁琐。”港口管理局分管领导说:“涉及到码头建造,这个要工可编制、海事通航报批、岸线审查等各个阶段,时间短不了。”住建局分管领导说:“企业所需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划出合适的地块还需要多方论证及协调。”

“各位的职责是解决问题,不是提出问题。”园区主要领导深知吕四不是惠生的唯一选项,必须加快决策,尽早给出令惠生满意的答复,“两天后,各部门拿出计划书,标明项目落户各环节的大致推进时间,汇总成一张表。”

6月26日,惠生清洁能源董事长刘洪均亲自来到吕四港考察。天然的深水航道、优越的岸线资源、成熟的产业配套……这一看,双方就初步确定了项目选址,在谈到地块可能无法满足既定面积时,刘洪均更是直呼:“我来晚了!”

也在这时,园区“团队”将《项目计划推进表》递到刘洪均手上。“能如此迅速高效做出项目推进表的政府团队还是第一次遇到,居然还细化到各项工作开展的大致时间。”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有了偏向。

惠生项目选址初定在东港池北侧,那里已有卫华、海力、中核和武晓等多家企业落户,想要满足惠生对于“超长”岸线和“大块”土地的需求,园区“团队”决定“另辟蹊径”——和落户未建企业商谈地块平移。

7月6日上午6时,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团队”从启东出发,前往上海寻找第一家公司商讨地块平移事项。经过3个小时的沟通,企业并未给予明确答复。中午,“团队”又从上海乘坐飞机前往青岛,和第二家企业继续沟通平移事项,充足的准备和诚意让企业同意了园区的平移意见。此时的“团队”成员们心中笃定:吕四,已成为惠生的唯一选项!他们于当天凌晨赶回启东,并在第二天前往惠生上海总部洽谈项目最新进展。

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是假期还是晚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有需求,双方就会碰面。这一次“你来”,下一次“我去”。每次碰面,园区“团队”都悉数在场;每次优化方案,“团队”都不遗余力提供各种便利……7月24日,当他们走出上海惠生集团总部大楼时,“团队”如释重负:“回去可以草拟投资协议了!”

8月1日一大早,市委常委、吕四港镇党委书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裕兵早早前往市政府等待签约仪式的正式开启。在双方代表正式签约的时候,他站在人群里发出了最响亮的掌声。这个掌声是送给在大“烤”下关心和支持项目落地的各级领导的,也是送给完美答好大“考”答卷的吕四团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