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今起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专栏,展现全市上下锐意进取,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探索、推出的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效。敬请关注。
本报首席记者 黄欣美
企业变更要多久?异地办理不动产权麻烦吗?在我市,企业变更可以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流程,实现“一窗受理”,轻松享受“一站式”服务。而异地办理产权则可申请“跨省通办”,通过虚拟专窗远程导办。
近年来,市数据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围绕“标准化+政务服务”,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相继推出“一件事一次办”“拿地即开工”“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让政务服务“更优解”。
从“一堆事”变“一件事”
“以前改个企业名称很麻烦,需要好几天才能办完营业执照、公章、税务的变更,现在可以一步到位。新推出的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服务,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前来办理公司名称变更的启东亮晶晶眼镜有限公司申请人顾凯(化名)对市数据局的窗口服务赞不绝口。
过去,企业在办理完变更登记事项后,需到公安、银行、税务、医保、社保等多个部门办理事项变更手续,深受环节多,材料多,审批时限长,部门间信息不同步、材料重复提交等问题困扰。
“一件事一次办”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市数据局以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和便利化办理为目标,聚焦涉及面广、办件量大、办理频率高、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政务服务事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全环节“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办结”,不再多头跑、重复跑、往返跑。
目前,数据局的“企业开办”“企业信息变更”“企业简易注销”、民政局的“结婚(公民婚育)”、医保局的“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报销”、自规局的“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人社局的“退休”“就业登记”、卫健委牵头的“新生儿出生“等一件事,有效破解企业群众多头跑难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截至7月底,26个“省定一件事”在线上完成的办件量近2.5万件,企业群众办成“一件事”平均少跑3.5次,平均缩短15个工作日,平均精简材料6份。
从“串联”到“并联”
近日,神众集成电路产业成套子系统、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项目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拿地即开工”。
该项目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24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18天完成项目建设审批,‘启东速度’给了我们信心。”公司负责人杨凯杰表示,启东的发展潜力及政府部门的暖心服务,让他决定在启投资创业。“拿地即开工”,让他对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充满信心。
为着力破解工业投资项目落地难、推进慢、绩效差等难题,近几年,市数据局聚焦一般工业用地出让审批改革,以“项目管家”为基础,创新组建“企管家”“碳管家”“建管家”服务团队,重点探索以“拿地即开工”为核心的全覆盖全链条全流程审批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打破部门壁垒,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不遗余力推进项目投资加速落地建设。
“我们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从‘串联’到‘并联’,提供定制化全流程审批服务,项目代办员提前介入、全程跟进,通过容缺受理、联审联办、专业代办,确保项目无障碍落地建设。”市数据局局长陈卫丰介绍,按传统审批模式,企业从拿地到完成所有审批流程一般需要3个月。
“近两年来,已为302个项目提供全链条管家服务,累计完成‘拿地即开工’项目69个,今年已完成19个项目,同比增长19%。”陈卫丰表示,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不仅要把项目“扶上马”,更要“护全程”,让企业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将持续优化‘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以改革创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从本地到异地
近日,启东医保中心驻政务中心服务大厅收到孙成夫妇(化名)送来的手写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感激之情。“感谢医保中心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真心关爱,他们真诚的态度、高效的工作让我们免去了很多奔波环节,及时解决了我们的困难。”
孙成夫妇系上海知青,医保参保在启东,退休后夫妻俩长居上海。去年妻子患病住院治疗,产生了一大笔医疗费用。孙成通过启东政务服务驻沪办事点了解到可线上视频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医疗费用手工(零星)报销。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孙成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办理了医保费用报销的审核申请。不到5分钟,所有报销申请手续办妥。“没想到这么快!如果去趟启东,来回就得两三个小时。”孙成说。
“以前需要上海启东两地跑,费时又费力,现在在上海就可以办理启东企业登记业务,节约了时间和交通成本!”启东凯蒂米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办人陈娟(化名)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
前几天,市数据局窗口工作人员接到启东凯蒂米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的电话咨询。陈娟表示人在上海,为避免多次往返,所以想先咨询一下。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驻沪办事点驻派专员做好代办帮办工作,同时告知可为其预约上海就近的政务中心进行业务办理。不久,陈娟在上海市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长三角“跨省通办”系统提交了企业变更相关材料,不到半小时就领到了电子营业执照。
今年以来,市数据局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持续拓展“跨省通办”朋友圈。强化“一网通办”应用,升级“沪启e家”线上服务模式,与“实体驻沪办事点”双线融合运行,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为沪启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供给。截至目前,与上海宝山、崇明、静安等16个行政区实现了全域通办。与山东省、湖南省、湖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21个地区签署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实现101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可办”“跨省通办”“跨省快办”。“今年以来,启东依托长三角‘跨省通办’累计开展政务服务70余次,让‘不管人在哪,都能办成家乡事’成为日常。”陈卫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