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姜斌 通讯员 许松娟
炎炎夏夜,广袤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何处最热闹?在汇龙镇,当数各村轮流举办的“村村乐”晚会。7月中旬,该镇率先在东郊村开启首场“文明夜话·精彩‘艺’夏”乘凉晚会,继而又将欢乐舞台逐日搬移至城河、光荣、合兴镇、鹤群、冬藏等村,及至首轮全镇27个建制村,吸引万千乡亲观看,欢歌笑语中将该镇2024年“村村乐”工程推向高潮。
自2007年起,汇龙镇这一冠名“村村乐”的文体活动工程,以年年“一台戏”为载体,汇聚全镇上下力量,你演、我唱、大家乐,让全镇10余万乡亲共享欢乐夏日。近年来,这一工程又因融入更多新时代文体及文明元素而蝶变为百姓共享、共乐“大舞台”,其根植于广大民众热切期盼基础上的旺盛生命力,恰是该项乡土文体工程长盛不衰的活力源泉。
夏夜“村村乐”人人爱
当下,汇龙镇各村的“村村乐”乘凉晚会在镇党委部署推进下,又夜夜如热锅炒豆——爆开了花,成为一道别有洞天的乡村文明热闹繁荣风景。
村村乐、接地气,“一台戏”除讴歌新时代的主题节目广受欢迎,各式“土得掉渣”的自创表演照样受热捧。村里新人、新事、新风尚,身边警事、大事、烦恼事,一经文娱表演形式搬上舞台,获得的就不仅仅只是掌声。7月24日晚8点,冬藏村乘凉晚会如期敲响欢庆锣鼓,老农张永成看过方言说唱《防骗头脑要清醒》,叫好之余,禁不住感慨:“一只节目‘拎’耳朵,骗子花样要识破。”
村村乐、乐孩子,镇上通过镇村两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利用暑假将儿童节目融入其中。镇文化站站长许松娟介绍:“今年,全镇各村又有50多名孩子参与‘村村乐’,推荐参演的《战马奔腾》《月光下的中国》等节目个个精彩。”村村乐舞台为孩子们的“七彩夏日”平添色彩,孩子们表演的各式节目受到乡亲们齐声喝彩。
乐享“村村乐”,吸引无数乡亲。镇文化站提供数据:2007年至今,每年乘凉晚会“一台戏”,巡演各村至少安排1场,累计观众达100多万人次;全镇27个村,村村建有业余演出队,总人数达500多人,每年村均排演曲目超30个;由“村村乐”延伸至社区乐、网格乐,加之送戏进城、进社区,每场再添观众数百上千。
乡土“一台戏”年年新
汇龙镇延续18年的“村村乐”工程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镇村两级将之列入为民兴办的实事工程、长久工程、系统工程,持之以恒年年办、不间断,因之厚植繁荣根基,深得群众喜爱。
演出队伍、剧目是“村村乐”工程的两大基础。针对农村业余文艺人才严重青黄不接现状,“村村乐”工程一经推开,镇上每年创造性地举办不同形式的文艺骨干培训班,如今已延续18期,促成乡土文艺队伍后继有人,300多名“草根演员”脱颖而出。还借此将城里流行的广场舞、健身操引进村庄,令“村村乐”产生更大影响力。
地方小戏魅力无穷,最受百姓欢迎。镇领导便请出黄建荣、黄素萍等一批镇内外知名老文化人,专门搜集创作本土地方小戏。当年,推进的第一辑容纳了43个乡土小戏剧本专辑——“田园之声”,成为全镇“村村乐”活动的主要剧目源。之后,黄建荣等老艺人又与时俱进,年复一年推出全新专辑,现已累积至18辑,总剧目逾500个,成为启东乡土文化艺术界一大瑰宝。
开展“村村乐”,离不开经费保障,镇上每年拨出专款资助创作出版“田园之声”,通过以奖代补对各村给予扶助,同时投资建成具有现代气息的村级文体活动中心(室)及“村村乐”流动舞台,3项投入,总计已达2000多万元。这般有“米”之炊,为“村村乐”夯实愈加厚实的基础,推动该项工程一年更比一年“闹猛”。
文娱“大舞台”活力足
仅“一台戏”,不足以让广大乡亲“过足瘾”。顺应民众需求,添加时代元素,近三年来,该镇“村村乐”工程正从“一台晚会”及附加的少量文体元素,逐步发展为涵盖群众文体、文明创建等多领域的“大舞台”。
由“村村乐”到“大舞台”,该镇目前涌现并常态化开展活动的各式业余合唱、歌舞、棋类、球类等小型文体团队不下50个,另创建起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7个村级抖音账号、27个“七彩夏日”活动室、112个微信网格群,几乎覆盖全镇常住城乡家庭,促成“村村乐”工程既有欢乐“一台戏”的集中展现,更有日常文明实践及文体娱乐的常态铺垫。
“村村乐”融于文明实践“大舞台”,创新举措多精彩。今年以来,“江苏省文明村”临江村先成功举办第七届“村晚”,后召开第九届“农民运动会”,现筹办第三届“林洋杯”围棋邀请赛,各项活动吸引各家各户;在“南通市文明村”光荣村,今年村里的“百姓大舞台”已热热闹闹举办了3场文艺演出。“去年入冬以来,其他25个村类似大小不一、丰富多彩的‘大舞台’活动开展不下100场(次),同样取得预期效果。”镇党委宣传委员陆佳鑫介绍。
“村村乐”常办常新,“大舞台”好戏常在。汇龙镇享誉南通乃至全省文明领域的“村村乐”文体活动品牌,因之长盛不衰。助力该镇多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等3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