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首席记者 黄欣美
黄炎感到前所未有的“窘迫”:企业技术工人缺口竟高达70人!身为托伦斯半导体设备启东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目睹冷清的车间,他的心里隐隐担忧:技工短缺,产能下降,订单就无法如期交付。
在启东经济开发区,托伦斯的规模不算大,却是电子科技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为不少国内半导体设备头部企业提供零部件。
2021年起,托伦斯加快发展,产能逐年递增,往年受春节返乡等因素影响,企业遇到过短暂的“用工荒”。此前最严重的一次“用工荒”,还是企业刚从上海搬迁到启东时,黄炎回忆,“那时,企业产能还未完全拉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有限。”
这次不一样。企业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新增了数十台加工设备,且都是24小时运转,只有产能拉满,才能确保客户的订单需求。“尤其是数控加工中心,员工缺口达70人!”言语间,黄炎愁容满面。
不是没努力过。跑招聘会,收到的简历多,符合要求的少;网上发布招聘信息,获得的有效反馈寥寥无几;在厂区门口张贴招工公告,来报名的都是40岁开外的,超龄的很多……“能做的都做了,但收效甚微。”黄炎坦言。
办法总比困难多。市劳动就业处副主任周晓林在今年3月初入企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出手相助,一场政企合力的用工“保卫战”打响了……
仅隔一天,一场专门围绕解决托伦斯用工难题的碰头会在企业会议室召开。这次碰头会主要围绕岗位技术要求、薪资、年龄等关键问题展开。
“有什么技术要求?”“数控车床、机械制造、模具加工等机械类专业即可。”
“年龄有限制吗?”“18~40周岁之间,以男性为主。”
“上夜班吗?”“是的,要能适应夜班节奏。”
……
回到单位,周晓林当晚就把情况向局领导作了汇报,并根据企业需求,当即制定了一张满满当当的“抢人”行程表:
第一步,联系此前对接过的山西维特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通过了解得知,周边几个职业类学校开设的专业与托伦斯产业结构相匹配;
第二步,由分管局长朱元元带队,赴山西实地考察;
第三步,带着企业招聘人员来到山西4所职业技术学校,现场宣讲招人。
这次跨省招工,能不能招到工,短期内能否填上缺口,大家心里没底。那段时间,周晓林是黄炎微信对话最多的一个人。
“如何在最快时间内招到人?”“把我们最好的福利待遇都写上,尤其是这条:实习期间每月工资6000元。”
“这里很多人有顾虑,觉得启东太远了,怎么办?”“告诉他们,确定来企业工作的,提供食宿!”
“转正后,薪资待遇多少?”“转正3年内,月工资就能过万!”
市劳动就业处负责与当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对接,联合举办多场招聘会,通过现场招聘、直播带岗、视频推介等方式,吸引求职者前来投递简历。
黄炎每天都盼着前方传回当天招工的数据。第一天7人,第二天15人……短短3天,托伦斯用工缺口填上一半,“7月初,第一批员工已经到岗,下星期山西那边过来考察,说还要带一批优秀技工过来。”
“山西的技校和我们的焊工、数控车床等岗位都非常契合,比起‘广撒网’的招聘模式,政府部门根据企业需求组织校招,更能解决企业难题。”黄炎万万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向政府部门“诉诉苦”,困扰企业多时的“用工难”局面竟然得以扭转。他说,此次点对点招聘,供需双方双向选择后技术工人就可入企实习,达到岗位要求的员工明年就可转正,有效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题。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我们根据当前企业用人需求和特点,对症下药,精准破题。今年以来,已为10多家企业招纳员工153人。”周晓林说,为破解企业“招工难”,我市召开重点产业人力资源供需座谈会,理出企业用工需求清单,然后根据需求精选对口高校,尤其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启“云上揽才”,实现校企需求匹配、校招精准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