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势向“新” 逐“绿”前行
时间:2024-07-16 A+   A- 举报

本报记者 李天舒

7月6日,总投资40亿元的广东鸿钧新能源HJT电池及组件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为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再添强劲动能。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和突破口,着力发展光伏、风能、LNG、锂电池等产业,招引培育了广汇能源、亿纬林洋、中集太平洋、泰胜蓝岛、海四达能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布局建设(近)零碳园区,高质高效、集群集约的新能源产业体系蔚然成势,启东已逐渐成为长三角地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城市之一。

深耕不辍,打造产业集聚地

日前,由光伏品牌实验室Photovoltaic Brand Lab(PVBL)、世纪新能源网联合主办的2024第九届世界光伏大会暨PVBL2024第十二届全球光伏品牌榜发布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优质的电站解决方案能力与影响力,实力入围“2024年全球光伏100强”。

近年来,林洋能源紧跟国家号召,稳步发展零碳战略,以卓越的电站设计能力、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高效的电站运维实力,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截至去年末,公司累计开发、建设光伏电站超5GW,储备光伏项目超4GW,运维新能源电站超12GW,有效赋能行业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万物向“新”,聚势而生,一批又一批产业项目加速向启集聚。7月5日,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东港区的世纪融华储能项目一派忙碌,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219亩,形成年产1.5GW/6GWh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的生产能力,预计年底前可竣工投产。“我们生产所需的机械臂,吕四电动工具企业就能制造;我们需要的集装箱,启东有企业可以提供。”启东完备的配套产业链让公司总经理黄强赞不绝口,“无论是内河还是海运,在这里都可以实现,既为企业节约了经济成本,又节约了时间成本。”

近年来,我市紧抓靠江临海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综合能源产业基地,从光伏组件生产到储能电池研发生产以及储能电站建造及管理运营,再到大力引进风电制造企业,高端高质高效、集聚集群集约的新能源产业体系蔚然成势。当前,我市瞄准新能源产业赛道,加速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布局,以全领域、全链条、全周期的精准服务,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今年1~5月,全市新能源产业应税销售111亿元,同比增幅10.8%。

串珠成链,共绘绿色新图景

运输车辆来往不息,施工机器轰鸣不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赶进度……走进启东经济开发区的易事特储能智能制造数字化一体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项目负责人吴进表示,目前正在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一展身手。

作为园区起步最早的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快最成熟,目前已成为主导产业。每年一批又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在这里落地建设、开工投产,在“链”上相互建立合作关系。以易事特储能为例,尽管项目还在全速推进中,却已和园区其他企业“攀”上了关系、“谈”起了生意。牵线搭桥,易事特与沃太新能源2家企业负责人在微信群里互相交流,商定相关合作事宜。同时,对于沃太的另一家合作伙伴——亿纬林洋来说亦是一个利好消息。“目前公司3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邻企间加强合作是近水楼台,新能源产业链条的延伸、做强为我们‘链’上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亿纬林洋副总经理肖杰欣喜不已。

如今,在启东经济开发区,一家家企业串珠成链,“链”上企业相互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沃太新能源的核心产品磷酸铁锂电池,来自距企业仅1.5公里的亿纬林洋;生产储能产品所需的钣金件,由距离企业仅3公里的爱普汽车提供;沃太智慧储能系统所需的控制芯片,由捷捷微电、吉莱微电提供;所需要的集装箱,市内便有集装箱生产企业……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主战场,近年来,启东经济开发区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绘制出产业欣欣向荣的新图景。去年,启东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应税销售额达177亿元,占据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服务护航,赋能发展强底气

7月10日,位于合作镇的启东永庆储能新能源配套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并网投运,将为省内新能源,尤其是沿海光伏和风电提供储能支撑,提高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电网运行效率。

永庆储能项目是江苏省首批沿海储能项目之一,今年3月开工,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离不开合作镇政府的热情服务。”项目负责人祝启斌由衷地说。为帮助永庆储能项目早日落地,该镇多次现场听取项目推进过程中在环评、土地报批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并安排工作专班帮助企业调处周边矛盾纠纷、争取政府奖励、协助办理原材料备案证等,让企业发展底气更足、效率更高、步子更稳。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吸引项目落地的“梧桐树”“吸铁石”。距离合作镇不远的吕四港经济开发区东港池,江苏海龙海洋风电高端装备项目现场,生产车间、研发楼、码头、联合车间……所有的工程在600亩土地上同步进行,全面开花。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从事海上风电钢结构设计及建造,海上风电风机、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等装备的整体研发设计组装及建造。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海洋风电高端装备150台套。

“这样的岸线、这样的资源、这样的园区环境,放眼全国都不多见。”项目负责人周义庆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去年年底,一次园区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他提出加快手续办理的问题。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会后,园区管委会就成立专班帮助海龙办理各项手续,从省里、南通到启东,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准备齐全。“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周义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