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炎炎夏日,东疆大地处处奔涌着竞逐招商引资这个“头号赛场”的热潮。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量质并举,不断突出项目招引、强化投资拉动、优化服务水平,奋力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1~6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1个,其中5亿元(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9个;实际利用外资9779万美元,同比增长109.5%,其中制造业外资占比增加48个百分点。
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经济要保持平稳健康增长,要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力拉动。为此,我市紧盯大型央企国企、行业头部企业,引进了人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区域总部和生产基地项目、海博思创华东区域总部及“四中心一基地”项目、中核智能制造基地项目等一批超20亿元的重大项目。
聚焦临港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半导体等产业实施精准招商,格雷士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深远海海洋牧场装备及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一帆生物医药等项目落户启东,推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抢抓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承接上海、苏南高科技含量项目,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集聚。
项目招引等不得也慢不得。为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支撑经济发展向好走强,我市在上海、苏州、北京等地,举办半导体、电动工具、海工船舶配套、低空经济等专题恳谈会、招商活动、产业交流会等47场次。市领导带队开展“点对点”拜访,为项目推进提速增效;各区镇主要领导落实“一号招商员”职责,今年以来累计外出招商天数同比增长15%;借助“朋友圈”,充分发挥以商引商作用,收集拓展各类行业信息。
更大诚意抓招引,更大力度抓落地、抓服务。我市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项目专人专班负责制,强化有效项目信息库、在手在谈重点项目库、签约落地项目库等管理,实时跟踪项目最新进展,强化部门之间协作,提升项目跟踪推进效率。针对项目用地审批、环评稳评等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督办会办,全力打通难点堵点。今年以来,全市“拿地即开工”项目、“桩基先行”项目数量均保持南通第一。
项目招引建设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抓住发展时机和有利条件,继续招大引强、培优育强,为实现“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的工作目标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张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