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个地方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过程,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面对众多国家战略叠加的机遇风口,今年以来,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自觉在服务启东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挺膺担当、加压奋进,一刻不停地向强者学习、同快者竞跑、与优者同行,用实干实绩实效将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今起,本报推出一组“启东高质量发展一线干部状态新观察”报道,全景展现我市党员干部在“七虎竞南通、启东争头筹”中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钱爱仁 高雅 通讯员 华伟喆
7月5日至6日,全市年轻村党组织书记“头雁争锋·赛学竞跑”能力提升班(第一阶段)拉开了“综合能力素养”竞赛的序幕,63名年轻村书记齐聚一堂,充电赋能强内功,以知促行助振兴。此次竞赛活动汇聚了理论授课、立项调研、分组研讨、成果展示等形式,突出实用性、实战性、实践性,旨在全面提升年轻村党组织书记综合能力。
今年以来,全市党员干部时刻保持“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的紧迫感,“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学习劲头空前高涨,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菁鹰集训
练好内功增强本领
近日,市委组织部向“东疆菁鹰”集训班全体学员推荐25本好书,引导大家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市委组织部将持续跟踪各位学员的阅读情况,计划于本月中旬组织部分学员参加读书交流活动。
今年5月8日至6月7日,全市“东疆菁鹰”集训班(第二期)举行,培训在启东市委党校设主课堂,在上海、吴江设分课堂和培训点,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40名优秀年轻干部齐聚一堂,接受思想的洗礼,碰撞精神的火花。
“对标苏南需要保持奋斗姿态,担当有为,勤学苦干。”集训结束后,“00后”招商人员简诗琪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整理项目材料,写项目服务方案,接待客商,制作机械加工产业投资环境推介材料,参加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协助一轻质光伏新材料项目签约落地。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高质量发展六大“攀高争先”行动,以赛选优,开展不同板块争锋擂台赛5场次,遴选出186名优秀年轻干部纳入三级“菁鹰库”。以练砺能,开设3期“新征程·新能力”“争鸣论坛”,目前已有326名年轻干部领办“菁鹰”攻坚榜题153条。
名师授课
提升站位放大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沿海发展战略与国际大循环、要素成本上升与产能过剩、需要破解的难题……”近日,启东经济开发区新一期“聚智聚力”大课堂开课,邀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院长张鸿教授,带来题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的精彩讲座。
今年以来,启东经济开发区利用周末时间组织“聚智聚力”大课堂讲座,持续提升干部综合业务素养。“学习内容很丰富,令我获益匪浅,我将结合所学,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在‘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奋进新征程中多担当。”启东经济开发区青年干部黄豪擘表示。
5月8日,第29期全市干部教育名师大讲堂在市委党校举行,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吕守军教授作《宏观经济形势与两会工作报告解读》专题讲座。干部教育名师大讲堂通过“每月一讲”形式,把各领域“金字塔尖”的理论名师、实践专家请进来、上讲台,为全市干部“充电”“补脑”。
不少干部向记者分享课程感受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大咖们传递的思考和见解,都相当贴近自己的工作实际。在一堂堂精彩的课程中,干部们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放大眼界格局、提升履职能力,进一步激发“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凝聚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实境课堂
创新模式指导实践
这几天,海工园(寅阳镇)与振华启东海工联系,计划组织20多名年轻干部赴企业生产一线,登船体验,了解企业发展。今年以来,海工园(寅阳镇)多次组织镇村干部走进海工企业实境课堂,助力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市依托抗大九分校纪念馆、施简烈士纪念馆等24处党性教育基地,设计红色教育“路线图”,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作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实境教育,引导干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围绕提升干部专业素质,打造通海垦牧公司(张謇垦牧文化)、江海澜湾沿海文旅发展及生态修复、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天汾电动工具等48个现场教学点,以“理论导入+实地研学+集中交流”的模式,组织党员干部现场教学。
近年来,我市聚焦年轻干部培养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精准发力,全面优化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成长链条。出台“27条措施”激励优秀青年人才,紧扣年轻干部培养的七种能力和八大本领,采取培训、实践、调研三结合的方式把优秀青年人才放到乡村振兴、基层党建、园区发展、国企改革等关键岗位进行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