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里的坚守与关爱
时间:2024-07-08 A+   A- 举报

通讯员 李梦竹摄

本报记者 潘瑾瑾 张春柳 茅晨华

连日来,我市各地热浪沸腾,“蒸烤”模式持续火热。而在项目建设现场、生产一线,工人们头顶烈日,脚踏热土,与高温抗衡、与时间赛跑,奏响了一曲战高温、保进度、促生产的拼搏乐章。

北沿江高铁施工现场:

百余建设者攻坚正酣,项目部开出“清凉套餐”

在北沿江高铁施工现场,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和饱满昂扬的建设热情跟随高温一路飙升,全体参建人员头顶烈日、齐心协力、攻坚正酣。150名一线建设者正进行主塔塔柱第二节劲性骨架加工及塔柱模板安装。

为克服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温度高等困难,切实保障建设者安全健康,项目部积极开“凉方”、施“凉策”。所有施工驻地均设置凉亭,配备雪糕、西瓜、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饮品药品;实行“干两头、中间休”作息规定,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人员轮流上岗,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为施工人员采购发放大容量水壶、毛巾等防暑物资。同时,通过水车不断喷洒降低施工现场温度。

目前,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主桥及引桥钻孔桩完成100%;标段内,承台开累完成327座,占总设计承台723座的45.2%;墩身开累完成237座,占总设计墩身760座的31.1%。

华滋能源生产车间:

轮换作业拼抢进度,消暑礼包“送清凉”

高温天气来袭,海工船舶工业园船舶企业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员工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

江苏华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中暑事故演练、叉车事故应急演练等,模拟真实场景,让员工在实践中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为确保夏季安全生产,公司负责人进入厂房、船舱等,全面检查设备运行、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隐患尽早排除。调整工人作业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段,缩短持续作业时间,并实行轮换制,保证员工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同时,发放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精油贴等防暑降温包,每天上下午现场配送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饮品,为员工送上清凉与关怀。

海力风电项目现场:

早晚时段提速建设,遮阳棚撑起“清凉伞”

这些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但在海力风电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工,工人们正头顶烈日,与高温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

海力风电项目位于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环抱式港池东港区,计划总投资20亿元。在施工现场,太阳的炙烤让地面温度飙升,金属材料被晒得发烫。然而,80多名工人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一丝不苟进行各项作业。“目前,钢结构厂房搭建已近尾声,预计8月部分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张宏建介绍。

为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安全,项目部也采取了一系列防暑降温措施。施工区域设置了多个遮阳棚和休息点,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合理调整工作时间,实行“抓两头、歇中间”作息制度,尽量减少高温时段户外作业。同时,加强对现场的通风和降温设备投入,努力为工人营造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