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刚回老家没多久,看到你们这里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想咨询一下有什么适合我的岗位。”近日,家住汇东新村的施女士来到启东农商银行城南营业部了解就业信息。“我们先帮您登记基本信息和就业需求,如有合适的岗位,后续会及时与您沟通联系。”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一边熟练地登陆江苏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一边热情地将相关情况告知施女士。
与启东农商银行联合建站,打造就业服务新阵地,是我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建设的创新探索。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就业服务新模式,以提升精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居民延伸。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有东珠新村站、彩臣三村站、民乐新村站、紫薇一村站、吕四港镇公园新村站、农商银行城南站、启东高新区站7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今年,我市还将新建6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个规范化零工市场,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开辟家门口就业增收新路径,做大“零工经济”。
“企业今年还有哪些岗位缺口,对招聘人才专业方面有什么特别需求?”近日,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和多家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进行对接,为即将在月底举办的夏季大型招聘会做好充足准备,畅通双向渠道,架好人才供需“连心桥”。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优势,分群体、分主题、分时段开展多层次就业服务活动,通过公众号、户外海报、短信精准群发及媒体等多种宣传形式发布招聘信息,密集安排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新春大型招聘会、“庆五一 迎五四”大型招聘活动等,推动人才和企业“双向奔赴”。截至目前,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4场次,入场招聘企业数436家,采集发布岗位信息19971个,进场求职人数10076人,达成就业意向2681人。
此外,市人社局还抓好重点群体帮扶工作,发挥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作用,依托人社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认定各类就业困难人员1780人。同时,市人社局积极与街道、区镇及相关企业联系沟通,开发保安、保洁、后勤等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并按规定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上半年,全市新增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4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继续优化公共服务,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精度、有速度的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增强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