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点绿待稻香
时间:2024-06-19 A+   A- 举报

冬娟家庭农场推进机械化耕作,千亩稻田5天完成插秧——

农田点绿待稻香

本报记者 孙亚军 倪天伟

春争日,夏争时,农田处处染新绿。6月18日一早,北新镇冬娟家庭农场,2台插秧机驰骋在秧田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田中,很快为稻田“披”上了一袭绿色的新装。放眼望去,镜面般的稻田阡陌交汇,绿油油的秧苗点缀着黄土,洋溢着勃勃生机。

另一侧,几名工人正在育秧田里将一盘盘秧苗卷起,整齐堆放在田边,等待插秧机来装苗。“一车秧苗可以插3~5亩秧田,1台插秧机1小时可以插秧7~8亩。”冬娟家庭农场负责人杨永金介绍,当天,农场里有2台插秧机在作业,五六个工人负责卷秧苗就可以满足插秧机作业需求,2台插秧机一天可以插秧120~150亩。

“为抢抓插秧时机,从6月6日开始,我们农场一边收割小麦,一边对秧田进行深翻灭茬、放水泡田、施基肥、平田整地。”杨永金介绍,今年农场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插秧机是从如皋请来的跨区作业队伍,从6月17日开始插秧,预计5天之内全部完成。

去年,冬娟家庭农场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亩产达1300斤。今年在原有选用南粳5055、南粳46两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优品南粳8911。“南粳5055、南粳8911这两种水稻都是早熟晚粳类型,生长周期在158天左右,煮熟后晶莹剔透,口感又香又柔软润滑富有弹性,很受客户青睐。”杨永金笑着说,“每年我们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水稻品质更新稻种,不断引进产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种,希望有更好的收成。”

为确保全市水稻种植高效稳产,前期,农业部门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全市各家庭农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察看苗情长势,指导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和措施落实到户、到田。同时,积极调配水稻插秧机械及农田用水,确保不误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