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数字理念贯穿至各类群体,不断提升区域全民数字化,推动网络强市、数字启东建设走在前列——
拥抱数字新生活
本报记者 茅晨华
轻点手指,云上娱乐购物,学习社交轻松完成;田间操控农具,监控管理一键达成;企业数据报表、仪器操控实时掌握……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成果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也彰显了数字技术赋能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今年4月至5月是我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主题为“数智生活 e启向‘新’”,围绕“数字生活、数字工作、数字学习、数字创新”四大场景,我市将数字理念贯穿到青少年、老年人等各类群体,提升区域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推动网络强市、数字启东建设走在前列。
智能化相伴 点亮“夕阳红”
“姑娘,我的话费怎么在手机上查啊?”“手机上怎么开通电子医保码?”“我要打车怎么操作?”近年来,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充分融入智能社会,享受智慧生活带来的便利,提高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的能力,我市各单位、各乡镇纷纷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现在的时代不学习网络的东西,生活很不方便。”培训中,65岁的张阿姨深有感触地说,不会用打车软件叫车不方便,不懂网上预约挂号看病不方便,用不惯智能手机交电费不方便……
“我们老年人要紧跟时代,才能享受这个时代的便利。”现场很多老年人感同身受,“这样的培训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十分必要,家里小孩有时候没有很多时间和耐心教我们,现在大家集中在一起,有老师指导,大家互帮互助,掌握起来就更快了。”
活动中,围绕手机密码设置、微信手机支付、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电子医保、网上就诊、网约车出行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培训老师通过课件讲解、现场演示、手把手教学、发放宣传单等多种方式,提高老年人智能手机运用能力。
“在老龄化与数字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需要通过数字技术适老化改造确保老年人在信息时代不会‘掉队’。”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局为老年人量身定制了数字技能云课堂、老年人数字摄影大赛等多种课程和活动,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数字生存能力和晚年生活质量,以数字技术适老化助推数字融入,实现数字技术点亮“夕阳红”。
数字化未来 展现青年“担当”
数字蝶变,老年人需要迈过“数字鸿沟”,青年人则更应提升数字素养、学习数字技术。
“我们全线配备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搭建ERP、MES、PLM、WMS、BI云平台等诸多系统,实现从订单管理、设计、采购、生产到仓储、物流的全价值链数字化管理。”5月28日,我市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与林洋能源和海四达动力科技等企业来了一场“近距离”接触,感受数字时代下全面智能自动化的工业发展趋势。
“智能化车间让我们深受震撼,也让我们深知现在的企业不再是传统的生产模式,而是在不断变革和升级,当下的年轻人只有不断学习智能技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们纷纷表示。
青年是数字时代的宠儿,也是数字中国的创造者和主力军。今年的提升月活动,我市组织数字赋能培训,邀请专业人才为网络主播、新农人进行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的普及与介绍,以及如何正确通过网络直播形式,提高与市场接洽、接轨能力;同时,举办第六届青少年科创邀请赛,通过科技创新、文艺展示、亲子互动等形式,普及全民数字素养,提升信息技术技能、培养青少年科创精神……让青年一辈进一步具备数字化思维,积极拥抱数字未来。
数智化赋能 澎湃企业“向新力”
拥抱数字化新浪潮,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已成为促进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6月7日下午,启东市企业服务中心启动运营暨“推进企业数智化 驱动新质生产力”企业家沙龙活动举行。活动邀请华为等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以“数智”谋未来。
活动中,来自华为的马亢就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和在场企业家进行分享。用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华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取得的一系列专业总结,同时还对我市23家企业“数智化”开展情况调研,用图表形式列出企业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以及诉求,现场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人才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5月23日下午,一场热烈的数字化新时代职业发展沙龙活动在市人社局举行。活动通过行业专家的培训,帮助企业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提升企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
“数字化是方向,智能化是未来。”市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数字赋能、5G应用和新算力推动,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时代赋予企业的红利,今年我们组织了多场数字化时代职业发展沙龙,邀请专家、资深从业者、年轻新岗位人才分享其经验及见解,探讨数字技能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为从业者搭建平台,分享交流、启发灵感,让企业进一步搭乘数字快车,澎湃企业发展‘向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