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构建开发开放新格局
时间:2024-06-06 A+   A- 举报

全力构建开发开放新格局

——南通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启东成就回眸②

本报记者 钱爱仁 茅晨华

江海潮涌处,最美是启东。

回顾启东发展历程,开发开放一直是先行优势、鲜明标识,外向型经济始终是全市发展大潮中一朵奔腾的浪花。

1990年启东实际利用外资346万美元;1995年自营出口总额1.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890万美元;2008年全市对外贸易总额14.55亿美元;2011年进出口进入全省县市十强行列;2023年进出口总额318.07亿元……

数据记录了启东对外开放铿锵前进的步伐,勤劳勇敢、聪慧睿智的启东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紧紧抓住国家设立首批对外开放城市的宝贵机遇,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在这座东疆新城谱写了气势磅礴、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逐新浪

优质外资持续“加码”

风起江海,潮涌东疆。启东三水交汇、拥江揽海,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赋予了它寻梦的机遇和力量,也让开发开放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1985年,启东县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南通启港羊毛衫联合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启东圩角内衣针织厂与香港雅敏投资有限公司建办,总投资3.6万美元,注册资本3.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万美元。这家外资企业的创办,加快了启东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步伐。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启东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引进外资的考核力度。到1996年底,全市10年内共批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499家,其中合资企业450家、合作企业22家、外商独资企业27家。合资企业的合同利用外资总额3.1亿美元,占合同利用外资总额的93%,实际利用外资9183.38万美元。外商到启东投资开办三资企业的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27个国家和地区。

外资的涌入,给启东带来了新的思想理念、格局眼界。而越来越完善的产业配套、优良营商环境、广阔市场前景,让优质外资企业持续“加码”启东。

近年来,启东紧盯欧洲海工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日韩生命健康及电子信息半导体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金融等领域重点外资企业、优势行业领域,加大重点外资项目推进力度,发挥两大省级开发区吸引外资的主阵地作用,加快筹建境外招商驻点,积极捕捉外商投资信息,优化服务促存量,加大项目跟踪和对企服务力度等,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稳中提质。2020至2022年,我市全年利用外资分别为3.6亿美元、3.85亿美元和4.05亿美元,处于南通第一方阵。

立潮头

跨境“军团”渠通四海

如果说外资是联通内外市场和资源的重要纽带,那外贸则是体现综合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乘着发展的东风,启东迎面而上,激情拥抱世界经济发展的汪洋大海。

上世纪90年代,启东提出了实施对外贸易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新目标。1995年,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启东享达实业总公司成为启东市第一家自营出口生产企业。

随后,江苏福斯特集团公司、启东针服二厂、江苏好收成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型企业相继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启东的传统玩具打入了波兰、德国、法国等中西欧国家的市场。启东宝吕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水产食品进入欧洲,成为江苏第一家进入欧洲市场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启东的玻璃钢渔轮经香港进入非洲市场,出口商品已通达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启东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逐渐形成。

进入新世纪,启东坚持市场多元化、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的战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全面实施“免、抵、退”税政策,外贸出口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1.61亿美元,江苏福斯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和睦纺织有限公司、南通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江苏好收成韦恩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出口大户企业均保持30%以上的出口增幅。

随着对外经济的蓬勃发展,启东境外劳务输出也出现初产业化发展态势。自1981年启东基本建设局选派建筑公司47名建筑技工参与伊拉克巴格达医院的建筑施工后,启东劳务“军团”便开始涌向世界。到2007年,全市在外务工人数达2324人,完成对外劳务营业额6137万美元,新签对外劳务合同额4875万美元。全市劳务输出市场已广泛分布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势若奔雷,启东双向投资绽放新姿。数据显示,2023年启东累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家,增资扩股企业6家;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7家,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4080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7829万美元,发展之势稳中有进。

卖全球

“启东制造”走向世界

6月4日上午,位于吕四港镇的江苏弗林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产品。厂区内,满载电动工具整机和转定子等配件、附件的货车准备发往南美、中东等地。

10多年前,在吕四港镇如意村,江苏弗林特机电有限公司和其他200多家电动工具企业一样,从小作坊起步,逐步成立自己的品牌。2023年,全市电动工具板块进出口额达23.1亿元,增长15.6%。

电动工具产业蓬勃发展是启东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3年末与我市建立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共156个;全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467家,比上年增长10.1%。

从长江口驶向全世界,“启东造”海工船舶令世界刮目相看。从最初的简易渔船维修厂,到一步步成为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高地,过去10年间,在启问世的一个个“世界第一”“国内首制”“大国重器”驶向世界,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获评“国家海工装备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3年,海工船舶板块进出口额达163.91亿元,增长23.6%。

今年,启东有43家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近百家企业“出海”参展30余场国际展会,足迹遍布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全球“朋友圈”。

从“买全球”到“卖全球”,历史的镜头缓缓摇过,勇立开放潮头已写入启东这座城市的基因。眼下,启东培育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统筹推进经营主体培育、载体平台建设、贸易便利提升等工作,着力打造外贸新增长点。截至目前,已有43家企业在海关完成跨境电商备案手续,正在陆续进行跨境电商业务。建设海外仓(马来西亚海外仓)1个,并成功获评南通市首家省级公共海外仓,目前该仓总面积3000平方米,覆盖11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