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时间:2024-05-15 A+   A- 举报

2023年我市单位GDP能耗考核排名南通市第一——

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本报讯 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对泵房进行节能改造,用高能效电机替换普通电机,对泵体进行升级,类比同类设备节能30%以上;华峰超纤自主完成危废及固废焚烧处理,余热产生蒸汽7900吨,降低能源消耗;大唐吕四港电厂完成2号机组汽机通流节能改造,每年减少燃煤量约4.6万吨,烟尘减排约4.15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约13.8万吨……工业是节能降碳的重点领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呈现向“绿”向“新”的良好发展态势。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2023年,我市单位GDP能耗考核排名南通市第一。

5月14日上午,寰宇东方国际集装箱(启东)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一只只储能集装箱正生产组装。近年来,企业持续实施节能低碳及环保改善措施,建设安装光伏电站优化用能结构,全面应用水性环保涂料涂装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废气排放,同时通过工艺改造等项目,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以及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去年底,企业上榜省第四批绿色工厂名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做好绿色制造名单培育和储备工作,选择管理层绿色意识强、绿色化基础条件好的企业纳入培育计划,对标找差,加强服务指导,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落实改进提升措施。截至目前,我市成功创建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

节能降耗,一面是绿色技术持续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一面是新型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力量。

春夏之交,我市沿海滩涂上,一台台风车擎天而立、吸风吐电,源源不断地将清洁能源通过电网输送出去;在吕四港经济开发区,江苏省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应用试点园区在这里设立,深蓝色光伏板鳞次栉比、借“光”生“金”,不断产出“阳光”效益。

瞄准“最热”赛道发力,不断壮大新型能源产业。2023年,我市共计190万千瓦海上光伏纳入《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8万千瓦永庆储能、15万千瓦独立储能项目列入《江苏省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

(本报记者 茅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