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村庄清洁行动工作品牌,百姓广知晓、乐参与、共赴美——
“三清四绿”扮靓和美人居
本报特约记者 姜 斌
通讯员 李 健 王海龙
初夏时节,走进新近获评2023年度首批“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启东,目之所及,村庄铺绿、水清岸绿、废地还绿、家园展绿的“四绿”景象,与已形成的网格清洁、风貌清爽、分工清晰“三清”治理氛围相映生辉。
近年来,我市打造具有鲜明乡土特色的村庄清洁行动“三清四绿”工作品牌,融汇省定“四清一治一改”要求,放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综合效应,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幸福感。截至目前,共有37个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绿美村庄”、87个村获评“南通市人居环境先进村”、49个村入选“启东市三星级行政村”……
“官话”变“土话”群众响应
在乡村开展清洁行动,听得最多的不是“‘三清四绿’家家清爽”,就是“美好生活‘三清四绿’”。“‘三清四绿’将‘官话’化作‘土话’,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环境整治的意义、好处,便积极支持响应,一片、一组、一户越发整洁秀美。”“全国文明村庄”惠萍镇东兴镇村党总支书记施海燕赞叹道。
“三清四绿”,为吴语方言中广泛用于赞赏农家秀美环境的褒奖语。2020年,惠萍镇针对农户一时半会搞不清具体的环境整治内容,便加以套用,将之形象化体现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环境、面貌、职能“三清”,碧水、岸植、农宅、废地“四绿”,提高了群众对乡村清洁行动的知晓率、参与度。2022年,该镇成功创建启东市目前唯一的“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镇”。
惠萍镇人居环境“三清四绿”,给了市相关领导极大启发。很快,我市参照省级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将之优化提炼,进而形成更为完善的全新“三清四绿”工作品牌,包括:网格清洁、风貌清爽、分工清晰,以及村庄铺绿、水清岸绿、废地还绿、家园展绿。
“‘三清四绿’美化环境,妙在干部说得清、讲得透、道得明,群众听得进、办得到、做得好。”市人居办干部庄裕兵介绍,有了群众支持,我市2023年顺利建成生态河道107条,整治各类村域环境问题1500多处,镇、村两级“清洁户”“美丽庭院”达17万多户。
“三清四绿+”增添活力
清洁家园,创先争优。各镇从实际出发,为“三清四绿”添加创新元素。近海镇奖励1000余个五星级“清洁户”果树,洁净一家、绿美一片;东海镇打造“每家净”品牌,3000多个“清洁样板”体现全镇风貌……
结合本土农村户散、路密、沟多特征,我市又在“三清四绿”中添加了整治沿街、沿路、沿河破旧“三棚”和空中杂乱“三线”(供电、广电、电信线路)两大整治项目。去年,我市“三棚”整治3.4万余处,“三线”治理整村推进60个行政村,一举消除了影响农村环境面貌的两大顽症。
以“三清四绿”为基础,我市不断创新举措推进乡村环境治理。一年多来,致力于利用农村废弃、边角、空闲地块建成512个村级小公园(小游园、健身点、公共绿地);农村生活垃圾继续保持多年“日产日清”纪录;回收废旧农膜总量1206吨,回收率91.5%;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083万件,处置率100%。
同坐“一张凳”干群齐心
村庄“三清四绿”,百姓广泛参与是前提与根基。对此,我市借用“一张板凳”破题。同坐一张凳,“有事好商量”,干群同心,目标一致,激发动能。
提及于此,“江苏省文明村”东海镇云祥村党总支书记黄刚体会颇深。“去年以来,全村接连办成5桩环境整治实事,惠及1300多个农户。”“何以顺利推进,无一观望反对?”“也简单,宅头‘板凳会’,遇事多商量,干群之间除隔阂、添和气、增干劲、凝合力,凡事顺风顺水快推进。”一问一答,尽显自信。
“百姓不热心,一切皆徒劳。”黄刚说,清洁行动伊始,村干部分头上门召集群众一道商量,百姓明白了好处、意义,来了热乎劲全力支持。村里随之建成6个主题口袋公园、9处公共绿地,还消除27个卫生死角,完成改厕1050座、疏浚沟河174条,各项业绩领先全镇,村庄风貌焕然一新。
“全市261个行政村,几乎都像云祥村这般‘有事好商量’,乡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健说,“2023年,总计动员激励200多万人次乡亲广泛参与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行动,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变样、村村秀丽的行动氛围,取得了显著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