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干有抓手
时间:2024-05-08 A+   A- 举报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市“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系列报道①

学有方向 赶有目标 干有抓手

本报记者 潘瑾瑾 蔡樱子 钱爱仁

5月6日,全市“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在市党教中心举行。我市各区镇主要负责人参加大会后纷纷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对标苏南认真反思,找到差距所在,明确努力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持续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的强大动力。

“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再一次吹响了‘学先进,创一流’的号角。”市委常委、吕四港镇党委书记、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裕兵表示,“吕四港区镇将对标前行、砥砺奋进,努力提升吕四片区的‘贡献度’,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下阶段,吕四港区镇将对标太仓港“双千亿”发展格局,坚定“2030年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工业应税销售超千亿、服务业销售超千亿,税收超百亿”的“三千一百”奋斗目标;围绕“一主两新两特”产业定位,持续加大临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港口物贸等产业招引,全年力争新签约百亿项目1个,十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同时,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全年力争实现新开工5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全力以赴培育经济增量、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全年力争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95亿元,规模工业应税销售379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多挑大梁、多作贡献。

副市长、启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秦广荣表示,启东经济开发区将对标先进,比学赶超,以“科技创新第一高地、增量贡献半壁江山”的目标定位,切实肩负起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的首位担当,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争作更大贡献。一是量质并举壮大实体经济,高动能创建国家级。深入实施“千企千亿”计划,不断夯实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底气。提供“一企一策”精准化服务,致力培大育强,全年新增10亿元企业3家,全区规模工业应税销售达420亿元,增幅20%以上。二是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高质量融入一体化。充分认识“优质项目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大力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优化“区+园+企”的招商体系,形成“多元招商”“全员招商”新格局。全年新签约5亿元项目不少于10个,3000万美元项目不少于4个;新开工5亿元项目不少于10个。三是敢为人先聚力科技创新,高水平共建协同区。充分发挥万里长江入海口、万亿都市浦东北、高铁江北第一站三大区位优势,高水平、高效率推进生命健康和电子信息两大专业化园区建设,促进载体、基金、高校科研院所等科创资源要素集聚融合,全年招引科创项目不少于40个。

海工园党工委书记任锴胜表示,下阶段将咬定“竞”的目标,深挖“增”的潜力,落实“快”的行动。学习苏南地区的科创氛围之浓。牢牢锁定“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目标,围绕“做大总量、提升能级”两大重点任务。发挥园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瞄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船型、新装备,加强技术攻关和市场开拓,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重点新产品。学习苏南地区的产业转型之快。通过并购、合资、租赁等方式,招引在国内有影响力、有技术的大企业入驻,加快腾笼换凤步伐,逐步淘汰低端造船等落后产能,实现从传统造船业向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力争“十四五”期间园区产值达500多亿元。学习苏南地区的发展环境之优。以城市副中心为定位,打造“海韵新城”。深化产镇融合,强化功能配套,系统打造美丽生态风光、滨海特色城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陆海内外联动,着力打造“海工船舶就来启东”的产业地标,逐步建成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产业新镇。

“我们镇党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理思路、找不足,明方向、议举措,增动力、强作为。”汇龙镇党委书记龚健表示,“下阶段,我们将根据会议要求,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千方百计抢时间,全力以赴抢进度,努力把一季度‘高开’转换为上半年‘高走’。”持续强化“拼”的意识、提起“快”的节奏、淬炼“实”的作风,完善项目推进专班工作机制,前移服务关口、打通堵点难点,确保项目开工再提速,以“竞”的姿态,为全市“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体现城关镇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惠萍镇党委书记顾明霞表示,惠萍镇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效的行政执行力,牢固树立“发展站前列、工作创一流”的理念,对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对照惠萍发展所需,对照苏南地区成功经验,确立一流目标,追求一流业绩,把快节奏落实到每一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中,把高效率体现在每一项发展举措的落实上。有序实施惠萍工业园、惠和工业园功能配套提升工程,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强化真抓实干和勇于担当的意识,持之以恒为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管家式”暖心服务、“专家式”精心服务,全力以赴打造吸引企业投资兴业、扎根发展的热土。

“我们将以‘竞’的姿态,牢固树立‘没有二线、三线,只有火线、一线’的政治站位,全力以赴拼出‘北新速度’。”北新镇党委书记陈威表示,聚焦符合北新镇产业定位的重点项目,力争签约更多优质亿元项目,加快推进国信热电二期及投资60亿元的人民电器开工建设,协同落户产业园的两个10亿元项目早开工、早投产。重点协助做好北沿江高铁建设,配合做好启迪路、世纪大道西延、新三和港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相关项目的征拆工作。以市委“党建引领,兴业强村”若干措施为抓手,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为重点,创新发展模式,营造宜居宜业美丽人居环境。盘活存量资源,创新发展业态,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不断加快打造宜居宜业的“畅联北新”新图景。

“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锚定了‘对标苏南’总方向,明确了‘攀高争先’硬任务。”南阳镇党委书记朱德新表示,将紧紧围绕“学先进、争一流”的要求,积极策应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坚持把启东·吴江高端制造产业园开发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攻招商、快推项目、优化服务,实行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化、能级再提升,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持续发力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园区共建,力争加快实现一批标志性成果,打造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参加完会议后的东海镇党委书记陈卫东感慨良多。下阶段,东海镇将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全力打破农业乡镇发展瓶颈,进一步发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工作干劲,加快节奏、迎难而上,2024年确保工业应税销售同比增长25%以上。坚持不懈加快新盘活地块多出成效、全力以赴推进老企业扩大产出、想方设法落实400亩工业园区建设,抓住政策机遇,及早谋划部署,加大对上沟通,切实为东海工业经济发展增强后劲、增添更多“发展可能”。

“我们将围绕‘策应崇明生态岛、环沪旅游新坐标’的目标定位,高质量融入一体化,高水平共建协同区,擦亮‘江心绿洲、生态启隆’品牌形象。”启隆镇党委书记倪雄表示,将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攻坚突破。精准对接长三角地区优质市场资源,吸引聚集一批质量高、成长性好的项目;挖掘盘活现有资源,紧盯玲珑源二期项目,加快推进新商贸综合体、中心河草坪民宿、沙地集市二期项目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文旅氛围持续提升,策划开展一批具有沙地民俗特色的体验互动项目,推动长江口生态科教新城建设,精准谋划、有序推进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着力建成特色鲜明的生态引领区、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区和令人向往的生活宜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