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是立夏节气。热情初夏生机勃勃,也是蒸蒸日上、昂扬奋进之时,东疆大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5月5日当天,市委书记杨中坚,市委副书记、市长蔡毅带队,用一天时间深入全市19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近距离感受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项目建设的澎湃热情,传递出“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和真抓实干、紧抓快干的强烈信号。
奋斗者的时间总是格外紧凑。5月6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对标苏南学先进、攀高争先创一流”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杨中坚作动员讲话, 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仔细对照、认真反思,找到差距所在,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对标先进增强紧迫感,学习经验提升执行力,持续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的强大动力。
其实,早在2月1日晚,在一场历时5个小时、开到近零点的座谈会上,杨中坚开门见山:“启东作为‘七虎竞南通、十强逐江海’的重要板块,必须取吴江、太仓高质量发展之石,攻启东‘竞逐头筹’之玉,自觉以苏南先进地区的理念、思维、行动为标杆,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好位次、实现更好发展。”而在昨天的会议上,杨中坚从“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干?”三个方面,通过与吴江、太仓的深度比较、深刻分析,对标竞进、追赶跨越的思路、举措已然清晰可辨。
要在精神状态上对标苏南、攀高争先。苏南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勇于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对于启东的启示,就是必须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心态,摒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不断以新作为推进新发展,以新状态开创新局面。近年来,启东的发展有优势有亮点有经验,但总体来说冲劲、拼劲、闯劲少了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从思想深处来一次大解放,迫切需要使工作水准有一种新提升,迫切需要让发展热度来一次再升温,充分激扬“竞”的状态,释放“竞”的干劲,拿出“竞”的硬招,拉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大阳线。
要在理念思路上对标苏南、攀高争先。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是苏南之魂。工作成效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根源就在于思想上的差距。这启示我们,发展进程有落差,但思想理念不能有落差。必须坚决克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思想,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觉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谋划和推进发展,高标准谋划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重点合作园区建设,把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转化为跨越向海的发展胜势。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在关键领域改革上用功发力,跳出过去的老套路、旧框框,以冲破惯性思维的“天花板”换来转型发展的“新天地”。
要在方法策略上对标苏南、攀高争先。吴江、太仓都在提前谋划、提早布局,力争通过科技创新这一重要“杠杆”,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这启示我们,要加快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加快省创新型示范市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让科创“引擎”输出强劲动能,形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头版头条”,开展好“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持续推进“四个152”工程,努力以高质量项目之“进”筑牢高质量发展之“基”。
要在工作质效上对标苏南、攀高争先。始终保持争第一、做唯一的昂扬锐气,持续弘扬重实干、求实效的优良作风,是苏南发展的重要经验。对标苏南,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低调务实不张扬,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启东的发展更具说服力和辨识度。要以“有心插柳”的自觉,加强在未来网络通信、生物技术、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的布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抢占先机,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就到启东,海工船舶就来启东”的产业地标,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要在发展环境上对标苏南、攀高争先。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苏南先进地区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做优“营商”方能促“商赢”。我们要始终强化用户思维,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瞄准国内一流水平、对标先进县市,落细落实68条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加快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聚企业、汇人才、促发展的“强磁场”,努力用好环境为启东跨越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