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经济开发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新能源、泛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升链,不断厚植新质生产力——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赴“新”程
本报记者 张春柳 李天舒
春潮涌动,万象更新。
乘着新质发展力的春风,启东经济开发区以“奔跑者之姿”,循“新”出发,向“新”而行。
全面深化改革,肩负起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的首位担当;塑新发展理念,围绕新能源、泛半导体、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做好强链、延链、补链、升链文章;建新科创载体,全力建强“外地孵化、启东转化”“外地研发、启东制造”链条……启东经济开发区正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扩大版图,释放创新驱动发展“芯”动能
随着上海神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集成电路产业成套子系统及零部件研发项目的签约落户,启东经济开发区泛半导体产业版图再添一子。 该项目总投资1.4亿元,占地24亩,将于三季度开工建设。
“我们的产品极大一部分为已落户园区多年的至纯科技提供配套,我们与至纯上海总部已是多年‘老朋友’。如今至纯在启东不断扩大规模生产,我们当然要紧跟其上。”项目负责人翁春晖笑着说,目前正在为4月土地挂牌做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18天,如今又要迈出实质性一步,这也为企业向“新”出发、扩大生产坚定了信心。
作为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启东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发展新秀”目标,外引内联,集聚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精心培育,泛半导体产业版图稳步扩大,发展势头良好。
在牡丹江西路北侧,总投资8亿元的至纯半导体装备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北侧厂房已封顶,5月进行设备调试,南侧厂房正在进行外立面施工,项目预计四季度正式投产。
优质企业不断壮大,是开发区半导体装备及材料产业发展实力与活力的体现,也是我市产业资源不断集聚的产物。
在启东经济开发区,不少像至纯一样的优质“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目前,园区内已经聚集了捷捷微、托伦斯、乾朔电子等泛半导体产业规上企业20余家。
为让泛半导体产业版图更清晰,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吸引更多成长型企业入驻,开发区正加快推进区中园建设。“总规划建设3.5平方公里的泛半导体产业园,目前一期8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已投用,二期10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建设也已启动。”启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宋海华说。
“链”上发力,共绘绿色低碳发展新图景
3月20日上午,运输车辆来往不息,混凝土搅拌车不停浇筑,200多名施工人员正加快施工……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易事特储能智能制造数字化一体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一期项目西侧厂房已建至地面一层,其余部分的图纸完成变更正送审,二期正在筹备中。”项目负责人吴进表示,我们正在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投产,在新能源产业链上一展身手。
作为园区起步最早的产业,新能源产业在园区发展也最快最成熟,目前已成为主导产业。每年一批又一批新能源产业项目在这里落地建设、开工投产。“产业集聚、产业链的壮大,是吸引项目的关键因素。”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峰介绍,一家家企业串珠成链,“链”上企业相互建立合作关系。
以易事特储能为例,尽管项目还在全速推进中,却已和园区其他企业“攀”上了关系、谈起了生意。在高峰手机的微信工作群中,有一个“易事特——沃太技术对接”微信群,经园区的牵线搭桥,2家企业负责人在群里互相交流,商定相关合作事宜。而这对于沃太的另一家合作伙伴——亿纬林洋来说亦是一个利好消息。“目前公司3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邻企间加强合作是近水楼台,新能源产业链条的延伸、做强为我们‘链’上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亿纬林洋副总经理肖杰欣喜不已。
2010年,启东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新能源产业园。从起步到崛起,在园区10余年“引育并举”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产业日趋成熟、壮大,现已聚集了林洋集团、海四达集团、亿纬林洋等14家规模以上新能源领域的企业。
万物向“新”,聚势而生。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主战场,启东经济开发区在产业“链”上持续发力,绘制出了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
去年,启东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应税销售达177亿元,占据总规模的“半壁江山”。在2024年规模工业经济新增长点上,新能源产业依然担起主力,将为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应税销售达420亿元的目标贡献漂亮的份额。
协同发展,打造生命健康产业新地标
走进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接种室,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作业。“产品需要经过装瓶、灭菌、接种、挖瓶、烘干、包装等工序。”公司顾问王德康介绍。
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中成药固体制剂研发、制造和销售,拥有集研发、培养、提取、制粒、检测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加工流水线。经过20多年发展,两大主打产品——槐耳颗粒和槐杞黄颗粒经受住市场检验,得到用户一致认可。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王德康告诉记者,公司致力改良一类抗癌新药,把原来的含糖颗粒更新为无糖颗粒,满足更大市场需求。去年2月,公司升级换代的主推产品——无糖型槐耳颗粒实现量产,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
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连日来,生产车间附近,车辆穿梭、机器轰鸣,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中。据了解,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利用原有厂区扩建车间2.6万平方米,新增包装流水线、连续式高浓度真空浓缩装置、干法制粒机等设备,并对原有污水站进行提标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自动化程度。项目目前已完成打桩,预计年内完成土建工程。“项目完全达产后,产能可达到目前的2.5倍。”王德康信心满满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王德康表示,盖天力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增加新设备投入,加大新工艺研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把企业做强做新。2023年,公司实现应税销售8.6亿元,今年公司发展形势依然喜人,全年应税销售有望突破12亿元。
盖天力是启东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园区加强外引内联,集聚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如今,园区正全方位抢抓发展机遇,加快与浦东、张江生命健康产业的融合对接,主动嵌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链,积极构建以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高值耗材、医药研发服务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集群,全力打造“生物医药就到启东”的产业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