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本报记者 张春柳 陈丽娣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加强学习,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推动形成勇于创新、真抓实干、开拓奋进的浓厚改革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园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市政府副市长、启东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秦广荣表示,将以“科技创新第一高地、增量贡献半壁江山”的园区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切实肩负起协同区北岸先行区建设的首位担当。塑新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发挥万里长江入海口、万亿都市浦东北、高铁江北第一站三大区位优势,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年目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应税销售420亿元,同比增长20%,力争增量贡献达到全市一半以上。2025年达到500亿元,2028年达到750亿元。构新招商体系。牢固树立优质项目永远都是稀缺资源的正确认识,践行“全员招商”“多元招商”工作理念,强化运用市场手段和资本力量,统筹推进机构中介招商、商会平台招商、企业以商引商、人脉资源招商、基金协同招商等,扩容优质项目信息源。每年拟新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0个,其中10亿元项目6个。建新科创载体。紧扣园区三大战新产业和上海未来产业布局,全力建强“外地孵化、启东转化”“外地研发、启东制造”链条。着力优化生命健康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布局和基建配套,新开工载体建设17.9万平方米,提升科技创新的承载能级,每年招引落地科创项目不低于40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人社部门将树牢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全域人才观,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笑慰表示,将持续构建高品质人才生态环境,创新人才服务发展机制,细化完善人才引培普惠性政策,加大“双招双引”政策宣传力度,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充分发挥政策集聚效应。筑牢高能级人才载体平台,高质量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创新实践基地、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高校毕业生岗位见习基地等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努力走产才融合发展之路,打造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以高频次、小分队方式组织企业进高校、赴劳务协作基地,探索更多线上线下、本地外地、专类专场等招聘新模式,实现人才招引精准对接。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海荣表示,将充分运用好市场监管“工具箱”,为各类经营主体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以实施“旗舰领航”行动和创新“质量合作社”为主要载体,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水平和重点产业行业质量竞争力,积极打造政府质量奖、“江苏精品”的有机土壤,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夯基赋能;以“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检查为主要形式,解锁“一业一查”综合监管新模式,有效建立规范跨领域、跨部门和跨层级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断拓展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运用,助力经营主体安心经营;以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主要抓手,不断夯实基层行政执法基础,大力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持续净化市场秩序,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司法行政系统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为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渥的法治土壤。”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海健表示,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创新实施“法益营商”工程,抓牢高质量服务导向,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创建“益启合规”行政合规品牌,深化《启东市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工作要点,实行“四书同达”,助力企业信用修复和合规整改,形成产业合规指引;推动“律动江海 同企连‘支’”“党建+产业链+法律服务”活动,组建2~4个法律服务团队,瞄准全市海工船舶、电动工具、生物医药、新能源及装备等重点产业,加大产业链法律服务研究供给,提供特色化、专业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深化企业法律服务新模式,创新开通法治民意“直通车”,面对面倾听市场主体真实心声;全面开展“开门走访”“百村开讲”等六大项目活动,融合“微光计划”“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进行实地走访和涉企公证服务,以优质法律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丰表示将牢记嘱托,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供给,全力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聚焦经济发展,构建定制化、套餐化、模块化涉企服务模式,提升市场准入、投资建设“一站式”“一件事”服务能力,推进“签约即颁照”“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用”全过程常态化。进一步规范“项目管家”服务机制,同时组建园区“项目管家”团队,系统化、立体式提升项目建设保障服务能力。聚焦服务群众,全面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加快推进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出台政务服务4.0版标准体系,高标准完成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创新“微管家”服务,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打造实现从“办事不出村”到“办事不出门”的基层服务新格局。聚焦数字化,着眼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主动作为、奋力创新,为“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跨域通办”打造支撑体系,推动政务服务向人机交互型、数据分析型转变,实现更高质量的“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异地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