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时代强音 激扬奋进力量
——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黄欣美 茅晨华
潮涌江海千帆竞,奋楫争先正当时。
翻开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年度答卷,笔笔浓墨重彩,篇篇繁花似锦——
一场场接地气、扬朝气的理论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种在干部群众心房;
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报道,展现“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
一点点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的道德星辉,闪耀文明启东的城市微光;
一场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铺就群众精神家园的“诗和远方”;
……
守正创新,气象万千。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创”的勇气,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自觉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注入了坚强思想保证、有力舆论支撑、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高举思想之旗
理论武装凝心铸魂
一年来,全市活学活用守正创新,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党的思想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实施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计划,精心组织“线上连线下 理论进万家”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七进七讲”主题宣讲活动近千场,连续五年获评江苏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先进县(市、区)。开展“我是冬训主讲人”“冬训直播间”等线上线下活动2000余场,3名选手获南通“学习达人”比赛一、二等奖及优秀团队奖,1名选手参加省“学习达人”赛并获优秀奖。
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走向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心头,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一系列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遍地开花。
深化“理响东疆”理论宣讲品牌建设,高标准建成“理响东疆”工作室,高水平办好理论宣讲“青训营”,实施理论宣讲“211人才”培养工程。2023年,“理响东疆·E启讲”理论宣讲团获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与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承办南通市“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依托抖音平台,制作微宣讲视频50余期,传播50万人次,“我在抖音讲理论”话题浏览量突破80万,央视媒体、《江苏宣传工作动态》刊载我市理论宣讲创新做法。
服务发展大局
强声场凝聚奋进力量
一年来,全市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统筹网上网下、内宣外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让主旋律有高频率、正能量有大流量。
舆论阵地生机勃发。持续开展“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主题采访,策划推出“强信心 拼经济 抢开局”“‘三个年’里见真章”“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在前列”等重大专题专栏,不断提升新闻报道“时、度、效”,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次第涌现。
“启东声音”愈发响亮。2023年在国家级媒体刊发稿件783篇,其中《人民日报》13篇,央视四个核心频道报道41条。与省台合作的《潮起东方 寻找百强“共富”密码》获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长江口两代人 二十年一片林》获评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冬赛三等奖。6件作品获评2022年度南通新闻奖,3件作品分别获评2023年度南通大比武一、二、三等奖,获奖等次和数量均位居前列。
媒体融合功不可没。打造“爱启东”全媒体传播矩阵,完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等采访活动,“潮汐树”“海工船舶”“董亦超”“徐辉”等热点话题被央媒省媒频频聚焦,其中“潮汐树”被各大主流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近1亿。
创新求索,亦不忘担当作为。围绕“日出江海 梦启东方”城市宣传品牌,推出“启东,凭什么说爱你”特别策划,开展“寻美江苏 启东出发”主题活动,微博、抖音话题累计点击量超9000万次。举办“遇见长江口”网络大V行系列活动。开通运营官方海外社交账号,会同《中国日报》制作《围炉漫谈》外宣专题。
厚植精神沃土
文明力量润泽人心
一年来,全市各类先进模范和典型层出不穷。
边治病边求学,仅凭两根手指写字,却以超强的毅力完成初中、高中学业,并以632高分考上东南大学的“轮椅男孩”董亦超;果断跳入水中营救落水女子,但因激流冲刷、漩涡吸力大而遇难的“凡人英雄”徐辉;为了遥远的陌生孩子,积极调整作息时间,坚持跑步、骑单车,增加运动量,只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00后”大学生汤宇杰……
回首过去,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让人瞬间感动。截至目前,我市新入选“中国好人”2人、“江苏好人”1人、“江苏最美人物”1人,3人候选省道德模范典型。累计28组30人获评“中国好人”,8人获省级以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8组54人获评“江苏好人”,典型数量在全省持续领先。
好人的精神也推进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发展。近年来,我市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涵,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持续推进全省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标准化试点运行,按照“三统一+六规范+N特色”的要求,建好用好全市六大类384个志愿服务驿站,承办南通市第四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等文明实践活动2.3万余次。
文明不仅是一种城市气质,更代表着一种生活品质。我市深入推进“1549”工程,开展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探索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楼道、文明养犬等微治理,推动文明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老楼加装电梯 幸福生活直达”入选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优秀案例,“实施每家净,涵养文明创建人文美”经验被《精神文明导刊》报道。
深化网络治理
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一年来,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不要让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不要飞线充电,及时更换老旧电路,人离家,记得关气关电,发生火灾,损失惨重!”2月25日,和平新村第一网格微网格员丁永琴在微信网格群发布通知,“最近的火灾事故让人揪心,一定要让居民们重视起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期。”
安全提醒、设施维修、网络诈骗、信息共享……这样的提醒和通知在全市各个网格群里频频出现。近年来,我市把网络文明摆在网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探索“网络+网格”深度融合,以“互联网+”赋能基层综合治理,强力推进“清朗”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属地平台管理措施,共建有序共享、健康发展的线上新业态。 “网络+网格”治理体系入选2023数字政府建设卓越示范案例,基层网络综合治理项目获评全省网信系统创新奖,并得到省主题教育第八巡回督导组高度评价。
发挥网络效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才能真正做到内植于心、外化于行,用“网络文明”撑起这座城市文明的脊梁。
在实践中进行尝试。以网络文明“五心融合”为抓手,高质量推进网络文明创建,深入“一镇一品”建设,依托“网络文明加油站”开展网络文明系列活动,持续培育“爱在e启”等一批网络公益品牌,成立互联网行业联合工会,鑫业网络、钢企管家获评省、市互联网行业先进集体,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批江苏省数字乡村特色专项试点地区(南通唯一)。
“网络文明”体系进一步深化。全市312个村、社区全覆盖开设运行公共抖音账号,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阅读推广、移风易俗等正能量话题作品发布,打造新时代的基层“广播站”,通过网格员与辖区网民互关互粉,基层干部网络朋友圈人数超33万,覆盖网民超50%,开展了首届“东疆好网民”评选表彰活动,“寻美启东”抖音话题挑战赛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4亿人次,“学习思享会”网络主题传播活动获评南通金牌团队和优秀组织奖,相关作品获“网聚正能量 南通更出彩”网络传播精品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激发发展活力
文化之光照亮逐梦征程
一年来,全市着眼文化强市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凸显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文艺事业欣欣向荣。
去启东版画院看贺年生肖版画展、参观蓝印花布艺术馆、打卡启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观看保利大剧院大型下雪互动秀《阿拉丁魔法世界》……这是一位“90后”妈妈为孩子制定的假期计划,折射出启东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华丽蝶变,彰显出文化的厚度积淀。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城市带来厚重感,更是城市发展的根基和动力,近年来我市聚力自信自强,持续打造文化文艺标识,努力守护传承好“家底”。
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建立启东文艺精品题材库,策划组织各类风采展示和创作大赛活动,1件作品获评第九届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荣誉奖,2件作品获评南通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创作大赛特别奖,电影《江海儿女》入围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启东版画院2件作品入选“第二十五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1件作品入选“盛世印记——202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
文化惠民愈发暖心。高效互联组织张謇垦牧之路特展、“沪启文化周”、2023“江风海韵”省沿江沿海城市文艺联盟巡演等活动,开展“悦江海 爱启东”蝶湖夏夜、文艺轻骑兵、文艺走亲等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受众超50万人。
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海垦牧文化展示区”建设。强化文化产业招引力度,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动态监测、退库预警等六项机制,加大主辅分离、转行代、小升规、招商引资力度,实行文化产业“周分析、月点评、季监测”,全力突破文化产业发展。
新的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认真落实“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重大任务,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着力打造“日出江海 梦启东方”城市形象,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持续巩固壮大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