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底色”保障平安“成色”
时间:2024-02-21 A+   A- 举报

用法治“底色”保障平安“成色”

——启东政法2023年工作综述

时间的如椽之笔,一笔一划书写着公平正义,点横撇捺折射出人民期盼……回望2023年,全市政法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深改革、强队伍、促发展等各项工作,不断铺展着推进全市政法工作现代化的生动画卷。

高质量考核政法工作指标位居南通第二,连续两年获评南通政法绩效考核优胜单位,法治建设满意度蝉联南通第一、全省前列,群众安全感、扫黑满意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南通前三,多项工作获中政委、省委政法委肯定推广,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忠诚践行使命担当,思想“总开关”时刻拧紧

政法队伍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坚持擎旗奋进、看齐追随。全市政法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修订印发《中共启东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政治轮训、工作述职、调查研究等制度机制,政法系统领导干部召开政治忠诚剖析会、专题研讨班,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创新开展“把忠诚镌刻在东疆大地上”系列活动,将理论学习、党建工作、业务培训与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机融合、有效衔接,举办读书沙龙、征文评比、宣讲会、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各类活动19场,构建政法搭台、部门参与、成果共享的活动体系,政法队伍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系列活动报道被江苏法治、交汇点等省级以上新媒体平台转载80余次,歌曲《党旗飘扬的方向》被“江苏政法”快手平台转载。

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配合南通市委政法委对检察院开展政治督察、对司法局进行回头看,组织对政法单位开展案件评查、执法检查、纪律作风督查巡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得到有力淬炼。

全力守护平安稳定,群众“安全感”触手可及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当前,“两个大局”交织激荡,受境内与境外、网上与网下、传统与非传统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安全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全市政法系统把防控风险隐患作为第一责任,建立“五情融合”指挥平台,积极防范处置各类风险隐患,社会稳定风险指数持续保持南通领先,“三向发力压实维稳责任”工作在中政委专题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

深入开展打诈反诈行动,反诈基础防范、案件打击、资金防范等指标位居南通前列,资金返还列第一,万人发案率持续保持南通低位,“广泛发动、精准宣传、依法打击”等工作两次在南通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百日攻坚行动成效明显,案件数和案损数实现双下降。

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为着力点,市委政法委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平台机制建设,推动部门职能融合,承办南通市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打造“润禾”工作站和辅警妈妈团特色品牌,全面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抓好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数、事故亡人数连续3年保持下降。以“护路平安小站”为主阵地,充分运用铁路沿线治理“一张图”,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深化护路安全知识“五进”宣传,确保铁路周边环境安全。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发展“驱动力”不断点燃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政法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全市政法系统持续贯彻“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政法机关深入开展“千人千企”挂钩服务活动,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队”,高质量完成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建设、查人扣车执行联动机制、律师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十大政法惠民实事,组织党员政法干警到社区(村)报到参与基层治理,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法治环境的营造,既需要“尺度”,更需要“温度”。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串通投标决定不起诉案件,被最高检评为“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串通招投标犯罪典型案例”。市人民法院聚焦市委、市政府“崛起电动工具产业城”目标定位,出台《关于深度护航电动工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经验被学习强国、《江苏法治报》头版推介。市公安局组建“东疆蓝盾”护企队,开展“与企同心,护企同航”警企恳谈活动,用实际行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市司法局启动“首届益企法治行”专项活动,全面走访服务企业,上门办理涉企公证,帮助调解涉企纠纷。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荣获2023年度南通市营商环境提升先进集体。

不断强化法治保障,创新是关键所在。全市打造普法责任一张“清单”,深入开展以案释法,举办“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启东”文艺演出30多场次。探索成立启东市法学会首家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开展以案释法案例征集活动,评选优秀案例20个。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调解“金招牌”持续擦亮

启东大调解跨越20周年,一座穿梭时代的“枫桥”将基层治理的“密码”送到五湖四海,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之桥”。

作为基层治理的重大创新典型,我市围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全市政法系统聚力攻坚、夯实基础、强化创新,不断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平台,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

构筑覆盖多行业多领域、系统化立体式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体系,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新实施“调惠东疆”法调联动项目,寰宇东方劳动争议调委会获评全国百家金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经验获中政委长安评论肯定推广。

拓展延伸市镇两级中心服务触角,在村(社区)建成平安法治联盟工作站315家,研发上线睦邻APP,获评“2023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工作经验获长安评论推介。

深入贯彻落实“红网格 通通建”工程,制定深化“精网微格”工程、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三官一律”进网格,着力打造“网格+消防”“网格+网信”“网格+调解”等融合发展机制,切实守住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初心如磐,使命如炬,征途如虹。启东市政法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为平安启东、法治启东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为打造“日出江海、梦启东方”城市新形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启东新实践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启政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