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实施融合党建“三大行动”,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大局、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锻造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本报首席记者 黄欣美
通讯员 陆卫群 江南
近日,我市发布了一批机关融合党建优秀典型,3个“先锋队共同体”、15个“先锋队党组织”、30个融合党建品牌、20个机关党建“书记项目”获通报表彰。2023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融合党建“三大行动”,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与中心大局、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融合党建做法获江苏省机关党建调研成果优秀奖。
弘扬“四敢”争先锋
聚焦中心,把机关党建融入谋划推进的大事要事中。北沿江高铁自去年开工以来,以交通局铁路科为主力军成立“党员突击队”,最大限度释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大临用地是施工的必要条件,其中北沿江高铁4号梁场位于我市境内,需要用地180多亩,选址要求须靠近铁路两侧、满足地类需要,而我市的基本农田占比高。面对难题,交通局一方面与国土部门沟通,联合沿线乡镇在全线18公里范围内,初步找到一块一般农用地。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施工设计单位修改制梁场布局方案,通过反复比选,解决了选址难题。
党建工作如果不能让群众感到温暖,就没有生命力。2023年10月24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支部在南阳镇元庆村开设“田间课堂”,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千亩示范片现场观摩培训,向到场的农民群众发放讲解鲜食蚕豆新品种,指导帮助解决大豆玉米种植中的实际困难,助力大豆和玉米高产、稳产、丰产,让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植入田间地头。“通过现场观摩、面对面讲解,让我们更加清晰直观了解掌握大豆玉米种植知识。”种植户们表示这样接地气的“田间课堂”高效又便民。
“在市级机关党组织中大力开展‘弘扬四敢精神 争创服务高质量发展先锋队’主题实践活动,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成立8个机关党员服务团,通过‘开门’抓党建,举办政策宣讲、一线办公等现场服务66场次,解决问题近百个。”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彭晓红介绍,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打造新平台、整合新资源、凝聚新合力,进一步探索机关党建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广泛调动机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服务发展亮品牌
近日,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全省第三批垃圾分类“红黑榜”居民小区名单,我市城市壹品荣登红榜,成为南通市唯一进入该红榜榜单的小区。
去年以来,市城管局大力推行“城人之美”党建品牌,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工作,加快构建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法治保障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持续做好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城区86个小区改建生活垃圾清运点279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率均达100%。
“多亏了工作人员替我们解决难题,不然因为面积超了0.78平方米,一直办不了规划核实。”南通法茵克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心里乐开了花。这是市政务服务系统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的一个缩影。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陈卫丰在窗口办件接待活动过程中,关注到了该公司车间二项目在办理规划核实时因规划许可建筑面积与实际测绘建筑面积相差0.78平方米(但未超出容积率范围),需要到多家部门补缴多项费用才能办理规划核实,费时费力,而且此类问题具有普遍性,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该局高度重视,形成“发现问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规范审批业务的同时,优化了营商环境,助推项目“竣工即投用”。“通过解决一个问题,能够带动解决一类问题,这也是我们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的意义所在。”陈卫丰表示。
我市始终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构建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的工作新格局,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深化机关融合党建服务品牌创建,举行机关党建“先锋领航”品牌标识发布会,举办“优秀品牌成果展”,培育形成以“红色管家”“匠心铸城”等为代表的58个直属品牌和70个二级子品牌组成的品牌矩阵,党建品牌效应、引领效应进一步彰显。
“书记项目”解难题
就读于王鲍镇久隆小学五年级的黄华(化名),父母残疾,一家人生活起居全靠70多岁的外公一人打理。孩子上下学无人接送,缺少关爱陪伴和家庭教育指导,外公为此犯了愁。
市妇联实施的一户一策“微关爱书记项目”解了这家人的燃眉之急。久西村成立了一支由村党总支书记、妇联主席袁红担任组长的关爱小组,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利用周末带着孩子看电影、去图书馆、吃美食、打羽毛球,还带着孩子参加亲子活动;定期上门提供助农、助医服务。在关爱小组的不懈努力下,小华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成绩进步迅速,还被评为校文明学生。
基层党建,落脚点在“为民”。近日,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为一位晚期老年胆道肿瘤患者实施了院内首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简称“PTCD”)。患者黄阿姨,今年81岁,因“腹痛、腹胀伴肤目黄染半月”,慕名来到启东二院张向化教授团队名医工作室就诊,希望通过治疗缓解病痛。
张向化教授团队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成功为黄阿姨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25分钟内完成穿刺引流,次日老人精神、饮食均好转。2023年,市卫健委把“名医工作室”列为党组“书记项目”,采取“党组书记领办+机关党组织书记承办+项目专班推进”的模式,全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名医工作室,不断满足市域内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书记项目”作为抓好融合党建、解决难题堵点的“一把手工程”,采取“党组(党委)书记领办+机关党组织书记承办+项目专班推进”的模式合力攻坚。举行“书记项目”中期点评推进会,促进58个项目实施效果精准提升。开展“书记项目”线上观摩交流活动,市卫健委“名医工作室”等一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