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点燃创新主引擎
时间:2024-01-31 A+   A- 举报

■“学赶太仓 攀高争先”系列报道③

“四链”融合点燃创新主引擎

太仓融媒记者 姜文锦

本报记者 李天舒

向南,一座以创新为鲜明标识的科教新城全面建成;向东,一座面向未来的娄江新城拔地而起……

今天的太仓,是一座活力四射的创新之城。

太仓,以创新为驱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全力推动创新主体培育、科创载体提升、创新生态优化,以创新为基调奏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强音。

时代给了这座城市机遇,这座城市也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二、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二、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第六的太仓,依托不断积蓄的创新势能,汇聚起了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能。

加速科技招商

项目纷至沓来

2023年,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新能源重卡“造车新势力”的江苏零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太仓,将推动L2~L4级自动驾驶重卡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全面提升物流效率。零一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落户过程中,从项目对接到实地考察厂房,太仓一系列服务都专业周到,展现了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内引外联,做好项目全周期服务,科技招商加速推进。零一汽车落户太仓,正是太仓科技招商精准服务的缩影。

手握“斑马鱼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研发及产业化”技术的西北大学田静教授团队,在T-MAX“科创太仓”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夺得一等奖,并成立了华芯微鱼(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团队为何独钟情于太仓?在田静看来,在科技部门的帮助下,公司仅用半个月就完成落户,并获得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太仓为企业研发产业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这是关键。”

同时,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太仓以更有力度的举措、更有温度的服务扩宽项目来源渠道。健全“政策+人才+技术+载体+资本+服务”的六位一体科招模式,赴北京、杭州等地进行招商推介270余次,开展2023太仓(成都)产业创新合作推介会暨科技、人才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40余场。强化与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中国(德国)研发创新联盟等国外顶尖企业孵化器合作,进一步集聚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

保障优质项目落户,2023年,太仓举办T-MAX“科创太仓”专题路演及大赛11场次,开展“深化所地合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太仓对接会等活动30余场。全市科技招商落户项目1067个,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1425名,注册总金额91.77亿元,项目总投资额261.98亿元。江苏省能量光子制造技术研究所重大创新平台,特亿解生物、若泰生物院士团队项目,鹰飒科技等潜在独角兽项目纷纷落户。

健全孵化机制

高企发展加速

2021年3月,在国外工作多年的沈李耀威来到太仓,在太仓科教新城一边搞技术研发,一边做项目申报。从这里起步,只用了短短两年多时间,沈李耀威创办的云耀深维(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场估值就达到了数亿元。

云耀深维是一家专注于3D金属打印的公司。企业能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个平台的助力:由太仓中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打造的创新创业孵化器——中科智能科创中心。“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科创中心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和指导。”沈李耀威说。

在太仓,类似中科智能科创中心的孵化器还有很多。近年来,围绕推动产业创新,太仓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创社区”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目前,太仓有各级科技创业载体55家,其中包括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各类孵化载体面积总计超200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太仓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力引擎。

孵化器不仅要建得好,还要管得好。近年来,太仓出台《太仓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管理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等文件,推动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太仓市科技局每年都会对孵化器进行考核,孵化企业发展情况如何、帮助企业申请项目数量等都是考核的重点,考核结果直接影响下一年度的奖补资金发放。此外,为了激发孵化器等科创载体的活力,太仓还推出一系列激励措施,比如,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载体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太仓市级的,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

在全链条创新孵化体系助力下,太仓高企跑出发展加速度。在2023年度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中,太仓市如果新能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较去年增长66.7%,增幅列苏州首位。2023年,太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再攀新高,达1767.7亿元,较上年提升1.9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460家、有效高企达11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880家,省独角兽(潜在)企业10家。

集聚创新资源

人才活力激荡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第一资源。服务人才、致力创新,也在太仓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为太仓科技领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的苏州伯德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多多对此感受颇深:“刚落户太仓时,从注册到办公场所的选址,公司获得了保姆式服务。”2019年创立的伯德环境,仅用3年多时间即获评高企。目前,企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伯德环境业务领域已覆盖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及运营、垃圾收转运、道路清扫保洁、河道养护等多个板块。

做优科技人才引育,太仓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才“凤栖之地”。市科技局增设太仓市级未落户人才专项,推出企业创新类领军人才引才奖励“免申即享”举措,2023年,全市47个项目获评第一批太仓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项目,67个项目获评姑苏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项目,位居苏州第三位。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一站式专窗服务,新引进外国高端人才102人,获评“外专百人”计划项目1项,国家外国专家项目1项。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是太仓一以贯之的目标。当前,太仓建立创新工作例会制度,近3年出台各类支持政策超40项,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同时,强化创新要素供给,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2023年,全市14家企业获得股权融资1.41亿元。创新推出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娄才贷”,开展太仓市科技人才企业融资服务直通车活动,“苏科贷”“娄城科创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帮助228家企业获得授信10.84亿元。